夏日晚風徐徐,一襲藕荷色繡花長裙的香琬獨自一人來到荷花湖畔,不知哪幾個宮女精心製作了荷燈,將荷燈放入湖中,此時湖麵上飄著的盡是小巧玲瓏的荷燈,遠遠近近,綴成一片星星點點,煞是好看。
香琬負手而立,專注地看著那些寫了心願的荷燈隨意地飄向遠方,不想一陣波瀾將那些荷燈擊打得四處離散。
詫異地抬頭,卻見從遠處駛來一葉扁舟,小舟上坐了一位書童,見了香琬也不急著起身行禮,而是笑吟吟地問道:“太後娘娘一生被拘於這富麗堂皇的後宮之中,可知道這荷花湖其實可以通向宮外的秘密?宮外是廣闊無垠的天地,太後娘娘可願跟隨小的出去看看?”
自香琬登上康太後之位後,宮中之人對她皆是畢恭畢敬,還從未有人敢這樣坐著與她說話的,不過看那童子一身素衣,長發用銀飾簪起,眼神澄澈,倒不像是宮中人。
“你是何人?”
“小的隻是一介江湖之輩,偶然路過此地,有緣見到太後娘娘罷了,太後娘娘可願乘了小的船兒出宮去?若太後娘娘不喜宮外景致,小的自會按原路將太後娘娘送回來,反正這裏也沒有外人,不會有人看到太後娘娘隨了小的去這一趟。”
如他所言,香琬左右張望,周邊果然連半個人影都沒有。
鬼使神差的,香琬竟舉步踏上了小舟。
從未聽過這荷花湖是通往宮外的,往日裏所看到的也就是這一方小小的湖麵和成片的荷花,不想乘坐著童子的小舟,眼前所見之境竟然由最初極其狹窄的洞口,往前行走幾步,變得豁然開朗起來。
她正待多問,那童子卻微笑著不發一言,隻顧著劃動船槳,小舟便一路輕快地向前駛去。
走了不一會兒,水路徹底變得寬廣起來,左右兩邊則是重重高山,高山之上是綠樹蔥蔥,葉片掩映之下傳出鳥兒的婉轉叫聲來。
再向前走了一會兒,湖麵上漸漸浮起朦朦的薄霧來,香琬隻覺得身心清朗,儼然來到了一副山水畫之中。
景色越來越美,隻是不知究竟要去向何方。
“小孩,你到底要帶哀家去哪裏?”
香琬輕聲問道,無人應答之下,轉身,那書童早已經不見了蹤影。
小舟因為無人掌舵而變得左右搖晃起來,驚得香琬不知如何是好,隻得閉了眼,任由身子向後倒去。
不想,下一秒,她已跌入了一個溫暖厚實的懷抱之中。
“香琬,不怕,有我在。”那聲音似是從極遙遠的地方傳來,卻是香琬至死也不會忘記的聲音。
半信半疑地睜開眼睛,那張熟悉英俊的臉便一點一點映入香琬的眼簾之中。
她失聲喊出來,“皇上!”
修長的食指輕輕按在她的櫻粉色嘴唇上,“噓,我已不是皇上,現在我是福臨,也是你一人所有的福郎,我要與你再續前緣。”
止不住的眼淚從麵頰滑落,“福,福郎,你不是……”
她是想說,她曾親自看著先帝在她麵前死去。
“那是我要辛太醫為朕開的一副假死藥,我早就厭倦了做皇上,厭倦了深宮生活,所以才用了這一出金蟬脫殼計策,方能從宮中脫離出來,就是苦了你,留在後宮善後,兩年了,我估摸著前朝後宮政局已穩,就派人接你來我的身邊,我們終於可以過自己想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