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美做公益

品牌攻略

作者:舒秀輝

聯合代理商一起做公益,既可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又能增強彼此之間的認可度和情感關聯。“樂在其中”的丸美集團今年計劃再捐獻10所希望小學,更打算到2020年使捐贈希望小學數量達到100所

1月6日,雖已入寒冬,但廣州還是暖意依舊,不僅是氣溫,更是人情。

當天,由丸美集團與湖南衛視聯合舉辦的“樹標杆·更完美”新聞發布會在鉑爾曼酒店盛大舉行,丸美以2.7億獲得2013年度金鷹獨播劇場全年冠名,春紀繼續冠名《我們約會吧》。而此次發布會也讓丸美全國代理商齊聚一堂,除確定自己今年的任務額,代理商們更是領到了一份特殊的任務——協助完成丸美“十分關愛”基金的公益活動。

據了解,丸美“十分關愛”基金成立於2008年1月,倡導“每銷售一瓶產品,就捐出十分錢用於支持欠發達地區的教育事業”。而丸美集團CEO孫懷慶更是透露,實際情況是捐出了兩個“十分”,一個是丸美集團捐獻的,另一個則出自丸美各地區代理商。

談及初衷,孫懷慶如此解釋道,“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做一輩子好事是很難的,我們的這份愛心是微不足道,但它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它能讓更多的人願意奉獻出自己的愛,能夠向更多的人傳達丸美的愛。”發展勢頭迅猛的丸美集團,越來越意識到企業和社會是不可割裂的整體,越來越明白“企業公民”的涵義,開始以做優秀企業公民來要求自己。

對於選擇捐贈希望小學的形式,丸美集團內部也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丸美市場企劃部部長曾令椿稱,丸美選擇這個方向,是看到了唯有教育才是社會進步的根本,而在經濟發展中,卻有很多可愛的孩子,依然無法在舒適的環境中安心學習,讓人感覺到很痛心,而捐贈希望小學這種履行社會責任的形式,能夠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更好地完成學業。

而繼2009年捐贈4所希望小學、2011年捐贈10所希望小學之後,今年,丸美集團計劃向黑龍江、江西、青海、貴州等10個省份再捐獻10所希望小學,預計總投入達200萬元。孫懷慶更是豪言,希望在丸美20周年時,能夠完成捐贈100所希望小學的宏願。據此推算,創立於2000年的丸美,還有7年時間用於完成其公益夢想。

丸美全國的代理商對於愛心小學的事情也都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能夠為自己所在的省份捐一所小學,為自己的家鄉做一件好事,這種滿足感和喜悅感是難以名狀的。丸美吉林省的代理商、長春海納化妝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宏斌的一句話應該能道出在場同仁的心聲:“有時候,奮鬥是有意義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頻發的慈善組織在管理及財務上的負麵新聞也讓我們對於丸美此次公益活動的透明度懷有疑慮。不過,丸美顯然早有準備:

作為品牌方,丸美每年選定捐贈省份後,即與當地代理商取得聯係,達成合作意向,一般每一所學校都有一位牽頭負責的代理商,與當地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門深度接洽,操辦學校選址、學校建設或購買設備、舉辦落成典禮、學校回訪等具體事宜,本省其他代理商提供協助,並參加落成典禮、學校回訪等活動。期間每一個關鍵的節點,丸美集團總部都會進行審核,包括在學校建設過程中進行檢查、施工完畢進行驗收等,同時也會保持日常的溝通與聯係,協同合作。

關於款項透明的問題,亦有非常嚴格的審計製度,同時更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進行解決。除了提供公益發票之外,還運用微博、微信等,通過曬照片、拍視頻等方式實現信息的及時溝通與透明,了解每一筆款項的用途。

丸美還有個“深度公益”的理念,即公益不是一次性幫助,而是持續關愛,是深度關愛。丸美規定,每個學校舉行落成典禮的日期,定為該學校每年固定的“丸美助學日”。助學日當天,本省代理商都需要前往小學進行助學回訪,給孩子們贈送學習禮物;丸美也鼓勵加盟店和員工一對一的幫扶助學。現場有一位代理商已經領養了五個貧困兒童,則是對這一理念的最好詮釋。

而有部分觀點稱,企業借助公益除了彰顯自身的社會責任感,最主要的還是為了商業利益。就此,曾令椿稱,丸美堅持一個原則,即商業利益一定要靠商業的手段實現,可以靠產品品質去實現,可以靠客戶服務去實現,可以靠創新技術去實現,而唯獨不能靠做公益來實現。不過他亦看到,公益和商業本無衝突,現實中,它們可以互相推動,產生良性循環。

雖然目前丸美的公益形式還比較簡單,但曾令椿自信這已是美好開端,在他看來,僅就協作捐助希望小學這項溫情活動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與代理商加深溝通和理解、增強彼此之間認可度和情感關聯的良性互動方式。而隨著開展公益活動的深入,丸美也在學習更多國際大型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麵積累的深厚理論與實踐經驗,以期在“企業公民”成長的道路上有更大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