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與聰明人談話,要依靠廣博的知識;與知識廣博的人談話,要善於雄辯;與善辯的人談話,要簡明扼要;與顯赫者談話,要依靠宏大的氣勢;與富有的人談話,要有很高的立足點;與貧窮的人談話,要以利益相誘惑;與愚昧的人講話,要把利害講得明明白白。
14.故計國事,則當審權量;說人主則當審揣情,謀慮情欲,必出於此。乃可貴,乃可賤;乃可重,乃可輕;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敗,其數一也。——《鬼穀子·揣摩篇》
[譯文]所以謀劃國家大事的人,就應當詳細衡量本國的各方麵力量;遊說他國的君主的人,則應當注重揣測別國君主的想法,避其所短,從其所長。所有的謀劃、想法、情緒及欲望都必須以這裏為出發點。隻有這樣做了,才能得心應手地處理各種問題和對付各種人物。可以受到尊敬,也可能被輕視;可以得到利益,也可能受到禍害;可能成功,也可以失敗,就看能否掌握這種揣情術。
15.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智者達於數,明於理,不可欺以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是因事而裁之。——《鬼穀子·謀篇》
[譯文]仁德的人不看重財貨,不可以用物質引誘他們,卻可以讓他們提供財貨。勇敢的人輕視危難,不能用危難去嚇唬他們,卻可以用他們解除危難。智慧的人有謀略通事理,不可以假裝誠信去欺騙他們,卻可以向他們講明道理,讓他們建功立業。這是三種人才啊!由此觀之,愚昧的人是容易蒙蔽的,不肖之徒是容易被嚇住的,貪婪的人就容易被引誘,所有這些都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
16.佞言者諂而於忠,諛言者博而於智,平言者決而於勇,戚言者權而於信,靜言者反而於勝,先意承欲者,諂也;繁稱文辭者,博也;策選進謀者,權也;縱合不宜者,決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鬼穀子·權篇》
[譯文]說著一些奸佞之話的人,會因諂媚而顯得忠誠。說著奉承話的人,會因吹捧對方而顯得有智慧。說著一些平實之話的人,由於果決而顯得勇敢。說憂愁話的人,由於握著權,而顯得有信用。而說穩重話的人,卻由於能反抗而勝利。用華美的詞藻來鼓吹欲望者,就是諂媚。用誇大與吹噓來進獻謀略,博取上司歡心的人,就是攬權者。前後進退而不猶疑者,就是果決的人。自己不對而又指責他人過錯的就是反抗者。
17.故外親而內疏者說內,內親而外疏者說外。故因其疑以變之,因其見以然之。因其說以要之,因其勢以成之。因其惡以權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動之,微而正之,符而應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鬼穀子·謀篇》
[譯文]表麵上親善而內心疏遠的人要從內心入手去遊說他;對於那些內心親善而表麵上疏遠的人要從表麵上入手去遊說他,可以根據對方所疑惑的問題,來改變自己遊說的內容;根據對方的表現來判斷遊說活動是否見效;根據對方的答辭來確定自己遊說要點,根據情勢的變化來征服對方。根據對方的好惡進行權衡,確定利弊;根據對方的恍慮舍棄決策中的某些部分。揣摩之後對之施以恐嚇;抬高對方之後,策劃行動;削弱對方之後,加以扶正;驗證對方真假後,再決定是否響應他。閉塞他的耳目,打亂他的思維,迷惑他的理智,進而完全控製他。攪亂之後,迷惑對方,這些就叫做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