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要想使國家富強,務必先擴張領土;要想兵強馬壯,必須先使人民富足;要想得到天下,一定要先廣施仁政。這三件事都做到以後,那麼天下自然可以獲得。
8.聖人不能為時,時至而弗失。舜雖賢,不遇堯也不得為天子;湯、武雖賢,不當桀、紂不王;故以舜、湯、武之賢,不遭時,不得帝王。——《戰國策·楚策》
[譯文]即使是品格、智慧最高超的聖人,他也不能創造時勢,時機來了就不能把它放過。虞舜雖賢,如果不遇到唐堯,他也不會成為天子,商湯、周武王雖賢,如果不是遇到昏君夏桀和商紂,他們也不會稱王於天下。所以即使是賢能的虞舜、商湯和周武王,他們如果不遇到時機,也都不可能成為帝王。
9.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進退、盈縮、變化,勝任之常道也。——《戰國策·趙策》
[譯文]太陽升到正午時就開始落,月亮圓到滿盈時就開始虧。萬物都是盛極而衰,這乃是自然規律。不論是進還是退,不論是伸還是縮,都隨著時間變化,這乃是聖人所認定的常理。
10.三人成虎,十夫折椎。眾口所移,毋翼而飛。——《戰國策·趙策》
[譯文]三個人說有虎,大家就會相信有虎;十個人說大力士可以折彎鐵椎,大家也會相信是事實;眾口一詞,就可以使事物遷移變化、不翼而飛。
11.行百裏者半九十。——《戰國策·魏策》
[譯文]走一百裏路,即使走了九十裏還隻是一半。
12.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戰國策·燕策》
[譯文]善於開拓的人不一定善於完成;有好的開端不一定有好的結局。
13.以財交者,則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戰國策·楚策》
[譯文]因為財富而結交的朋友,財盡交情也沒有了;因為容貌而愛的人,容顏老去愛也盡了。
14.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為沮。——《戰國策·魏策》
[譯文]自己能夠了解別人,所以即使有人非議那個人,他也不懷疑自己的判斷力。
15.貧窮則父母不予,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戰國策·秦策》
[譯文]一個人在貧窮時,連父母也不把他當兒子看待;等到他富貴了,就是親戚也都害怕他。看來人生在世,對於權勢富貴,怎麼能夠忽視呢?”
16.居上位,未得其實,以喜其為名者,必以驕奢為行。據慢驕奢,則凶從之。是故無實而喜其名者削,無德而望其福者約,無功而受其祿者辱,禍必握。——《戰國策·燕策》
[譯文]身居高位而才德不濟,隻一味追求虛名的,必然驕奢傲慢,最終招致禍患。無才無德而沽名釣譽的會被削弱;不行仁政卻妄求福祿的要遭困厄;沒有功勞卻接受俸祿的會遭受侮辱,禍患深重。
17.玉生於山,製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選而祿焉,非不貴也,然形神不全。——《戰國策·燕策》
[譯文]美玉產於深山,一經琢磨則破壞天然本色,不是美玉不再寶貴,隻是失去了它本真的完美。士大夫生於鄉野,經過推薦選用就接受俸祿,這也並不是說不尊貴顯達,而是說他們的形神從此難以完全屬於自己。
18.歸真返璞,則不辱。——《戰國策·燕策》
[譯文]返樸歸真,則終身不辱。
19.效小節者,不能行大威;惡小恥者不能立榮名。——《戰國策·燕策》
[譯文]過於看重小節,難以建樹大功;不堪忍受小辱,難以成就威名。
20.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戰國策·燕策》
21.圖窮而匕首見。——《戰國策·燕策》
22.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戰國策·趙策》
23.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戰國策·燕策》
24.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國策·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