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踐行群眾路線是領導幹部的終生課題(1 / 1)

踐行群眾路線是領導幹部的終生課題

黨的建設

作者:潘國安

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對每一名領導幹部來說更是一個畢生的使命和終生的課題。

領導幹部必須始終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馬克思主義群眾觀要求黨員領導幹部必須始終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馬克思主義認為,曆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才能實現自己的曆史使命。這就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時刻拜群眾為師,必須時刻密切聯係群眾。曆史和現實表明,我們黨最大政治優勢就是密切聯係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我們黨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完全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這一強大思想武器,踐行群眾路線的結果。中國共產黨要繼續從勝利走向勝利,完成曆史賦予的使命,隻能始終如一地踐行群眾路線。作為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終其一生,對於黨的事業來說,也是短暫和渺小的。這就要求黨員領導幹部在自己短暫的一生中要始終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領導幹部必須始終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名黨員,必須始終履行好黨的宗旨,而要履行好黨的宗旨,就必須始終踐行好黨的群眾路線,履行黨的宗旨與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從思想和感情深處真正把人民群眾當主人、當先生,虛心向他們求教問策,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領導藝術的提高深深紮根於服務人民群眾的實踐沃土中,不斷從人民群眾中吸取營養和力量。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一切權力服務於人民。黨員領導幹部要把服務群眾、造福百姓作為最大責任,把執政為民、為民用權作為正確使用權力的基本準則,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隻要黨的性質和宗旨沒有改變,隻要黨的曆史使命沒有完成,黨員領導幹部就必須一貫忠實地履行黨的宗旨,始終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確保領導幹部始終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要加強學習教育。踐行群眾路線,如果不常抓不懈,在長期執政情況下就很容易發生思想麻痹和精神懈怠。要保證領導幹部始終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要通過不斷教育和學習,強化群眾觀念,提高全黨尤其是領導幹部踐行群眾路線的自覺性、主動性、堅定性和能動性。無論當前和將來,都要注意加強群眾路線的學習教育。黨校培訓課程要把群眾路線當作主要內容,放到極其重要的位置上,一以貫之地堅持到底。

樹立正確導向。踐行群眾路線,關鍵在領導,特別是“一把手”。在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的選拔任用上,要堅持群眾路線標準,把那些踏踏實實、真心實意踐行群眾路線的人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同時,對長期不發揮作用甚至起負麵作用的黨員幹部,要嚴肅教育,限期改正,經教育仍無轉變的,應給予組織處置。

完善長效機製。要完善領導幹部對群眾負責的製度,讓群眾推薦自己信任的領導幹部,讓領導幹部向群眾報告履職情況,接受群眾評判,使領導幹部牢固樹立對群眾負責的理念,不斷提高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完善黨員領導幹部傾聽群眾呼聲的製度,引導領導幹部定期到群眾中去聽取意見、建議,創新發展上下順達的群眾願望反映和問題解決機製。要完善領導幹部違背群眾路線的責任追究製度,加強對群眾路線踐行情況的檢查,保證群眾路線得到有效落實。

運用典型示範。我們黨曆來重視發揮先進典型的引路作用,在不同曆史時期,推出了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牛玉儒、楊善洲等領導幹部的模範。要繼續宣傳這些先進典型的精神和事跡,並不斷發現、總結和推出新的典型,把樹立踐行群眾路線榜樣的工作長期不懈地做下去,持續不斷地發揮好典型的示範引導作用。

(作者係江蘇省東台市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