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互動中的幽默教學(2 / 2)

個性化教育必須從尊重學生個性開始,隻有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的尊重、發展和張揚時,才能真正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語文學習實踐的主體,因此教學中必須重視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必須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與運用語文的能力為中心。“教學是一種涉及教師和學生在個性和情感兩方麵的動態的人際關係。”尊重學習個體的差異,視其為一種待開發和利用的教育資源,不斷激發學生的情感,拓展學習的思維,努力培養學習興趣,發揮學習特長,發展獨特個性,為學生創造一種既有統一要求又有各自個性獨特發展的開放時空。語文教學把著眼點放在課堂教學中,以激發學生的動機為前提,以知識結構為基礎,以思維訓練為中心,以多向信息傳遞和多種器官協調活動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積極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把課堂改造成為學生個性表現和發展的舞台。

三、教學互動中幽默的批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依據和歸宿,是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語文教學互動中,學生是接受知識、消化知識的主體,是認識客觀規律的主體,是不斷完善自我的認知結構的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覺參與語文研究的實踐活動,課堂教學必須體現學生能動作用,借助學生的興趣、動機、意誌等方麵的心理優勢,促進其人格的和諧發展,要求教師善於發現並利用每一個人的心理優勢,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和發展的動力。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的信息敢於質疑,敢於發表不同意見解,主動發現問題,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隻有學生能以自己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來理解知識,賦予知識以個人意義的構建,所學知識才不再成為外在與自己的負擔,而是可利用的資源。對學生違紀現象中,批評的語言幽默通過雙關、諷刺、影射、移就、模擬等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暴露人們的錯訛之處,既不傷害人的自尊心,又能達到教育目的。例如:以退為進對學生的錯誤行為不急著進行正麵批評,在好象不以為意的同時,通過啟發誘導給他自省的機會,讓同學自己認清錯誤。一次上語文課,一位同學在教室裏輕輕哼唱起來,老師不由地頓了下來,親切地說:“大家都喜歡流行歌曲,今天我們來一個小小的比賽,叫‘歌曲接龍’,每個同學都來一句,每一句都不一樣,現在就請同學們想想。”然後老師向那個哼歌的同學瞟了一眼,這時的他已經低下了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比賽過程中,這位同學注意力一直很集中,輪到他時,他很有激情地來了一句。在比賽進行了一輪過後,老師及時地表揚了那位同學的機警、專心。從此,這位同學再也沒有在課堂上離神。學生哼唱無疑幹擾了教學,如停下來狠批一頓,更會幹擾教學。而這妥帖自然,不事雕琢的三言兩語,既風趣幽默,還起到了委婉含蓄的批評效果,令學生折服。

四、結束語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互動中幽默隻是一種手段,並不是目的,如果脫離具體教材內容和實際需要,一味搞笑逗樂,那就誤入歧途了。因此,適時地在教學互動中運用幽默感是我們教師的語言修養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我們還是把幽默請進課堂來吧,在幽默的歡聲笑語中,給人以智慧、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