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2 / 2)

三、創新中學數學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

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的一環就是要從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入手,如何通過數學方法的創新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應該是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研究的課題,中學數學課堂如何上,才能更利於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前一段數學改革中,提出的自學輔導法、啟發式教學等,切實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結合中學新課程特點,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需進一步創新,方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以“主體探究”教學法為主的各種教學方法並舉,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所謂“主體探究”是新理念下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具體說它是指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述、質疑、探究討論的機會,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中,以“主體探究”教學法為主進行學習,以“問題探究、交流、升華”為主線的“主體探究”教學法,充分體現了“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的教學理念。通過一段時間的嚐試發現,這種教學方式深受學生歡迎,促使學生在探索中不斷收獲、不斷成長、從而最終成為具有探究意義和創新能力的新世紀的高素質人才。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是數學的心髒,根據維果茨基的理論:數學教學的有效就在於圍繞學生“最近發展區”設計出一係列小問題,即“問題串”,就好像是促使學生能力提升的一級級階梯,它們不僅節約了寶貴的課堂時間,還能使學生向各自的高一級水平發展,推動或加速學生內部的發展過程。對數學概念進行“問題串”設計,就是讓學生學會了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為學生將來進行研究提供了一個一般的科學方法,真正做到了培養學生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

四、優化數學解題方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靈魂所在

在實際年的中學數學教學中,階梯時在堅持“立足通法,兼顧巧法”的同時,大力提倡一題多解,然後從中優選出最佳解法,既優化了解題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

例:已知且,求。

法一:由和得,故。

法二:設,則,即為奇函數,故,又,故,從而。

法二中引入了奇函數,是問題的解答有新意和創造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