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生主體作用對教學的正效應(1 / 2)

學生主體作用對教學的正效應

教研探索

作者:餘海蓮

【摘要】本文從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角度入手,闡述了培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等方麵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主動性積極性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效果

每位教師都希望能在教學領域中收獲良好的教學成果,為教育事業作出貢獻,於是,不少老師非常賣力地把自己的寶貴時間奉獻給了學生。殊不知,學生有時卻因為教師占用他們過多的時間而反感,得到的是出力不討好的效果。

心理學研究數據表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自主探究的動手能力關聯很大。一般來說,學生通過聽教師講授,能夠記住10%~20%;學生如能看到實物或現象,能夠記住30%;如果學生既能聽教師講,又能看到實物或現象,能記住50%;如果學生看到實物或現象,自己又描述過,便能記住70%;如果學生出於主動性既動手又動腦、動口地描述過,則能記住90%。可以想象,那種老師一講到底,學生一聽到底的單調乏味課堂教學的形式必遭淘汰。

一、培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

沒有教師希望看到這種情況:提出的問題沒學生回應,布置的習題學生懶得去做,或者是教師自問自答,自編自演地把一節課講完。那麼如何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呢?

要培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在初三物理的教學中,我會讓學生自覺形成一種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好習慣。方法就是:在新課的內容講解前,讓學生把前一節重點複習一下,通過提問的方式,再把新課的內容,也就是學生通過自學,能夠在課本中能找到的重點、考點的物理概念。這樣,學生為了不在課堂上丟麵子,很自然的就會在課後下功夫預習和複習。當然,回答的問題有難有易,所以,我會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答。新課的講授是如此,複習課我也是運用這種方法,對學生進行隨機性地提問或來個“排山倒海”的遊戲進行競賽式的提問回答,學生不僅樂在其中,也能收獲少許的成就感,從而很自然地形成一種我要學的主動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慢慢地就形成一種習慣:我的物理課必須認真主動地學習。可見,讓學生養成自覺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好習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

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培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首要前提,但隨著學習的一路跋涉,學生難免會出現對學習的疲憊感。所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此也顯得尤為重要了。

每個學生都是有差異的,其學習態度、學習效果也有所不同。但他們都很在意一點,就是老師對他們的評價,尤其是鼓勵性的言語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因此,在課堂上,我麵向學生個體,有針對性地加以鼓勵,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環境,同時也使師生關係相互和諧、融洽。老師對好的學生固然要時時鼓勵,但對差生也要如此。而且要特別注意發掘他們的閃光點,大膽肯定,及時表揚。語言要委婉,拒絕粗暴,避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