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卓爾不群的文化巨匠(1)(1 / 3)

那些在病榻上寫就的詩歌是最真實、最勇敢、最辛辣和最光彩奪目的。……也許從沒有一個創造的精靈有過如此巨大的勇敢,如此巨大的毅力和如此巨大的忍受極端痛苦的耐力。……一個人全身癱瘓……同時卻在創作,在譏諷,在嬉笑怒罵,在優美而深沉的夢境裏遨遊!”

亨利希·海涅——奮鬥不息的偉大詩人

亨利希·海涅是繼歌德之後又一偉大的詩人。他那些樸素真摯、熱情洋溢、交織著苦樂、憤怒和嘲諷的抒情詩,直至今日還放射著灼灼的人性光輝。

亨利希·海涅,於1797年12月13日出生在德國杜塞爾多夫一個破落的猶太商人家庭。他是4個孩子中的長子。父親薩姆遜·海涅曾參過軍,是一個平庸的商人,但性格開朗、富有活力。母親貝拉·馮·蓋爾德則聰慧熱情,精通德、法、英3門語言,富有音樂天賦,熱愛盧梭和歌德。

父母按照猶太教的規矩把海涅養大。他被送進猶太兒童學校讀書,在那裏他初次接觸了《聖經》。隨後,他又被送進一所天主教學校讀書。但事實上他對宗教並不感興趣。這時他迷上了《堂·吉訶德》,常常為主人公英雄主義式的苦難而哭泣。

很小的時候,海涅就極為敏感,他不能忍受任何的噪音。哪怕是響亮的鋼琴聲和人們的高聲談話,他都難以忍受。他厭惡煙草的氣味。不喜歡音樂和舞蹈。但是他熱愛詩歌,從15歲時就開始寫詩。16歲時便經曆了初戀。姑娘是一個行刑吏的長女,名叫約瑟芬,與他同齡,有一頭漂亮的紅發,容貌姣好。她喚起了海涅對民間詩歌的濃厚興趣,其中所蘊含的豐富而奇特的美,給他以後的創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但海涅的父母希望他從商,先將他送到杜塞爾多夫的商業學校,又送他到法蘭克福的一個銀行家那裏,再送他去漢堡的商行。1818年,他在叔父薩洛蒙·海涅的幫助下成立了一家商行,名叫亨利希·海涅公司,經營紡織品,可不到一年就停業了。他疏於經商活動。不過,這段時期他遇見了叔叔的三女兒阿瑪莉。他頓時對她產生了強烈的愛戀,並為她寫下了大量的情詩。然而她並不愛他,3年後就同一個莊園主結了婚。失戀給海涅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這時他的詩中充滿了痛苦和嘲諷。這些甜美和苦澀的詩後來都收在《青春的煩惱》(1822)裏。

1819年,靠叔父的幫助,他進了波恩大學學習法律。這時的他中等身材,有一頭紅褐色的頭發,一個希臘式的鼻子和一雙藍眼睛。他經常抿著的嘴唇,有時會露出嘲諷的微笑。他經常穿著絲絨上裝,儀表考究地聽人講《日爾曼誌》和《尼伯龍根之歌》。不久他遇見了德國浪漫派的領袖奧古斯特·威廉·史雷格爾。這位氣度高貴的學者使他對浪漫派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了解。這一時期他還與拜倫產生了共鳴。

1820年,海涅轉到哥廷根大學,半年後因與人打架而被迫退學。1821年到柏林,在黑格爾的指導下進行哲學研究,這位哲學領域的巨人對海涅心靈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此外哲學家斯賓諾莎和沃爾夫、語言學家鮑普、法學家愛德華·岡斯也對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一時期他寫下了劇作《阿爾曼梭》、《威廉·拉特克裏夫》以及詩集《抒情插曲》。

1823年,他返回哥廷根繼續學業,兩年後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為了獲得物質保障,他加入了基督教。同時,他也從德國詩人威廉·繆勒那裏汲取了營養,獨特的簡潔風格漸漸成形。1824年10月2日,他帶著詩作去魏瑪訪問歌德。75歲的歌德對他態度冷淡,使他不快,但他終生都沒有減少對歌德的崇敬和熱愛之情。

此後的一段時期,海涅進行了一次旅行。在旅遊中他汲取了大量的靈感,創作出3部詩歌和4部遊記。詩集有《還鄉集》(1824)、《哈爾茨山遊記插曲》(1824)、《北海集》(1826)等。第一本是詩人回漢堡,睹物傷情寫出的作品,其中也有一些帶民間傳說性質的動人詩歌。這時他認識了阿瑪莉的妹妹苔萊莎,這位美麗少女重新燃起了詩人的激情,使他難以自拔。但是5年後她並沒有嫁給他,這是詩人心靈所遭受到的第二次創傷。但在詩集《哈爾茨山遊記插曲》中,詩人轉而歌頌山區農舍的優美和安謐。《北海集》則是詩人在諾得奈島第一次見到大海而發出的讚美。他成為第一個在德國詩歌領域吟詠大海的詩人。1827年,他將這3本同以前出過的兩本詩集合在一起出版,名為《歌集》。這一次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作為詩人的地位從此也得以真正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