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西古代建築巡禮(1 / 2)

地理風物

作者:劉可晶 劉大為

中國古代的建築物已經“千家沒有幾家存”了。盡管中國的古建築是如此這般的險象環生、曆盡磨難,但是在山西,猶若神明保佑一般,較集中較完好地保存了較多的古代建築物。據不完全統計,山西現存古代建築18118處,其中,遼金以前的木結構古建築多達100餘處,占全國目前保存下來的同期木結構建築的72%以上,居全國之冠。許多山西地麵的古建築物是以整群的能夠反映曆史風貌的方式保存下來,尤為可貴。

山西地麵的古建築形式多樣,涉及古代文化的各個方麵,有民居、街市、戲台、樓閣、城樓、縣衙、驛站、監獄、寺院、廟宇、祠堂、磚塔、木塔……其中的精品比比皆是,燦若星鬥,廣為大眾所知的有平遙古城、解州關帝廟、應縣木塔、懸空寺、唐代木構建築南禪寺、五台山寺廟群、晉祠等。山西的古建築不僅本身是一種藝術傑作,它們還是保存古代藝術品的寶庫,在不少古建築的內部,仍然存有不少極為珍貴的彩塑、壁畫,因此,這些古建築物是貴不可言的。

在山西古建築物之內,現存唐代以來的彩塑12712尊,數量居全國第一。其中,佛光寺的唐塑、晉祠的宋塑(特別是聖母殿內的侍女像)、華嚴寺的遼塑、雙林寺的明塑(例如韋馱像)等都是古代彩塑中的佳品。平遙雙林寺、在隰縣小西天、長治觀音堂等處,廟宇牆壁上塑造出大規模的懸塑,這是古代中國人所創作的三維(立體)畫,這些三維畫情景交融、場麵宏闊、極盡精致、動人心魄。塑造於山西古廟宇牆壁上的大幅懸塑,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工藝上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堪稱國之瑰寶。

在山西古建築物內部的牆壁上,現在仍有麵積可觀的相當清晰完整的古代壁畫,現存壁畫有25000平方米,年代從東漢延至清代,寺觀壁畫數量居全國第一,這些壁畫技法超群、氣韻生動、氣勢雄渾,具有極高的藝術水平。例如,聞名遐邇的芮城永樂宮三清殿牆壁上所繪的朝元圖,觀者無不為之震撼、為之動容。遙想當年,山西人聽戲的風俗十分盛行,因而山西保存的古代戲台位居全國之首,有2888座之多,其中1座金代戲台和8座元代戲台為全國僅有。

山西民居及城池聞名中外,有為數很多的由商賈富戶、票號大款所修建的豪宅大院。在山西,現存古代城池和民居遺存1356處,元代以來完整的北方民居實例和典型的黃土高原窯洞民居群落,在全國占有顯著地位。

曆史上,山西的北部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界地帶,而其南部又與中原腹地相接,這決定了此地長城關隘連綿不斷。在山西,現存戰國至清代長城2500多千米,涉及戰國、漢、隋、宋、元、明、清等朝代,是中國保存長城朝代跨度最大的省份。

山西的古代建築物比較全麵地反映出了中國北方古建築物的風貌、特點,形體勻稱,比例協調,厚重而不呆板,細部精美而整體壯觀,大屋頂形成的曲線特別優美,整個建築就是一個大型的精美的藝術品。在你欣賞美不勝收的山西古代建築藝術的時候,你會從多種角度感受到這些建築物的設計者的藝術想象力、造型想象力,感受到這些建築物的建造者鬼斧神工般的高超技藝。

觀察山西古建築物,你會注意到很多建築物,特別是比較高聳的樓閣,大多對著一個方向,在一個不大的立麵上會構成由多種不同形狀的結構組成的複雜的扣人心弦的搭配,這種搭配所形成的造型具有我們所熟知的北京故宮角樓的風格。觀察多個具體形製不同且具有北京故宮角樓風格的山西古建築物之後,你會感到這其中的高妙在於複雜而不混亂,在於多種構造的搭配能夠恰到好處,從而形成了富於變化的美,並且給人以難於琢磨的神秘感。這種大膽的造型方式,在現代的建築物中難於尋覓。現代建築師可以從山西大量存在的北京故宮角樓式的建築造型中獲得寶貴的啟迪,吸取豐富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