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腫的占位擠壓效應,以及對周圍腦組織刺激引起水腫,使腦組織受到壓迫,從而導致顱內壓升高,腦組織受壓位移,甚至形成腦疝,這些症狀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療時及時清除血腫、降低對腦組織的壓迫、降低腦組織受到的刺激、緩解水腫,是解除患者危險性和治療出血的關鍵。以往醫學界傳統觀點認為,出血後影像檢查顯示血腫>30 mL,血腫占位使組織移位超過1 cm的患者,均應該進行顱血腫清除手術。但因開顱手術創傷很大、手術準備時間長、手術風險高、術後並發症多且不易控製,使醫學臨床不斷探討新的有效治療方法。目前最新治療方法首先采用CT對出血位置和出血量進行準確定位,再根據定位結果,進行微創穿孔,將引流管穿刺到血腫位置,將淤積的血液引流出來,減輕血腫對周圍組織的占位壓迫作用,使腦組織不會因過度壓迫缺血缺氧死亡,改善患者術後康複效果[5]。對於出血量較小的患者,後繼出血不多,穿刺引流就能完全清除血腫,不需其它治療方式就能達到治療要求,且可以通過引流管向血腫內注射尿激酶,使血腫液化後完全排除,達到保護腦組織不受進一步損傷的目的。對出血量大的患者,也可先進行微創穿刺引流,減少對腦組織的壓迫,然後進行後繼治療措施,盡量地保護患者正常腦細胞不會因受壓時間過長死亡,對改善患者術後恢複效果有積極的意義。
微創穿刺引流操作簡單快捷,在短時間內就能有效地清除部分血腫,減輕腦組織受到的壓迫,降低患者生命危險性。比傳統開顱手術能及時緩解症狀,減少對腦組織的進一步損傷,創傷又小,對腦組織不會造成新的創傷,並發症更容易控製,手術安全性更高,後遺症少。本組106例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隻有30 min,且經CT掃描確定確切的出血位置後即可進行穿刺引流手術,搶救時間比傳統開顱手術快,患者受壓腦組織能得到更快的解除,受損程度大大減輕,術後恢複效果得到了較好的保證。死亡的4例患者,是因術後再次出血所致,皆因患者血壓不易控製,導致出血的原發因素仍然存在,而對這些原發因素的治療需要不少的時間,即使采用開顱清除血腫手術,仍然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因此采用微創穿刺引流並未耽誤患者治療時間。同時,在CT的精確定位下,患者入院後,可以很快確診血腫位置和血腫大小,然後使用微創穿刺的方法,以很小的創傷就能及時減輕血腫對周圍腦組織的壓力,保護了患者腦組織不受進一步的損傷。
綜上所述,在CT定位的幫助下,采取微創穿刺血腫引流方法,具有損傷小、操作簡便快捷、減壓及時、臨床治療效果佳、並發症後遺症少、術後功能恢複好等優點,值得基層醫院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唐英. 高血壓腦出血微創穿刺引流治療臨床分析[J]. 當代醫學,2011,32(17): 92-93.
[2] 林長榮. 微創穿刺引流治療顱內血腫85例[J]. 中國現代手術學雜誌,2011,15(3):239-240.
[3] 呼其圖,劉和龍,張勇,等. 微創血腫穿刺引流治療高血壓腦出血156例分析[J].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誌,2011,16(12):751-753.
[4] 張獻科,熊立芳,江雲輝,等. 微創術在47例高血壓腦出血中的應用與體會[J]. 中國醫學創新,2011,8(34):124-125.
[5] 湯誌高. 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20例報告[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誌,2011,11(11):886-887.
(收稿日期:201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