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改進公安教育工作培養輸送公安業務人才
管理視窗
作者:董翔宇
作者簡介:董翔宇(1979-)、女、漢族、籍貫遼寧省蓋州,就職於黑龍江公安警官職業學院,中級職稱、教師、訴訟法學物證技術專業碩士學位,2010年申請獲批文件檢驗鑒定公安部重點實驗室課題項目負責人。
摘要:加強公安教育培訓工作,是公安隊伍能力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是提高公安民警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打造適應新形式新任務要求的公安隊伍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能更好的為各級公安機關輸送政治堅定、作風優良、業務精湛的公安幹警,就必須加強公安教育訓練工作,加強師資建設,提高業務水平,激發學員學習積極主動性。
關鍵詞:公安教育培訓;提高在職民警素質加強在職公安幹警教育訓練工作是提高公安隊伍建設水平的重要一個環節,是提高公安幹警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各級公安隊伍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2009年,公安部製定下發了《關於加強和改進公安教育訓練工作的意見》,要求公安教育訓練工作必須“堅持實戰牽引、貼近實際,始終站在現實鬥爭的最前沿;必須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推動教育訓練的跨越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按需施教,切實增強教育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一意見的提出是結合公安工作、隊伍建設實際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舉措,充分體現公安教育訓練工作於當前公安工作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公安院校作為公安培訓的重要基地,是培訓國家忠誠衛士的繈褓搖籃,更要切實抓好公安民警的培訓教育工作,按照公安部黨委關於“貼近實戰”、“貼近基層“工作的要求,結合實際,紮實深入地做好公安幹警的培訓工作,為了能更好的為各級公安機關輸送政治堅定、作風優良、業務精湛的公安幹警,就必須加強公安教育訓練工作,加強師資建設,提高業務水平,激發學員學習積極主動性。
1.完善機製,增強培訓工作的生機和活力。
近年來,公安幹警的培訓工作得到了各級黨委和公安機關的高度重視,已成為公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全國各級黨政和公安機關的廣泛關注。但從現實情況看,個別參訓人員參訓的目的隻是為了晉職、晉級、應付領導交付的任務,並沒有將參訓作為提高自身素質、增長業務知識的重要渠道,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培訓單位為了保證學員出勤率,采取了強製性的、嚴格的考勤製度。這種管理措施,在短時間內確實可以保證學員的出勤率,但卻保證不了學員的學習質量。這種強製性的管製措施,恰恰反映出部分民警對在職教育培訓的被動和漠視。
為改變這一現狀,我們要從機製入手,抓好治本措施的落實,通過建立“培訓——考核——應用”等一整套的培訓機製,將培訓時期的表現、考核成績以及培訓後工作的現實表現與年終考核、幹部任用等機製相結合,將培訓的現實表現、考核成績與工資、獎金掛鉤,建立一套完整地考核機製。一是要將在職培訓與工作考核緊密結合。要探索建立完善把在職培訓納入到工作考核之中的工作考評機製,改變“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好學壞一個樣”的等參訓和工作考核兩層皮的問題。要是參訓幹警認識到培訓情況也是工作實際表現的一部分,不是可有可無的。各級單位也要真正重視起培訓工作,要把它放在提高人員素質高度來認識,對於參訓工作不積極的人員,或者成績不合格的,要取消評優資格。二是要實行量化考核機製。對參訓人員的表現不能僅僅以最終的成績為主,而是要逐步探索進行全過程的量化考核,條件允許的單位可派人員跟班學習,對學員的參訓情況進行實時動態掌控。三是完善民警在職培訓登記報備製度。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全體幹警的個人信息檔案係統,把每名幹警民警參加培訓時間、次數、學習內容、學習表現等計入檔案,作為現實表現和提拔任用的依據之一。
2.建立培訓自主選擇機製,增強工作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目前,我們公安參訓幹警一般沒有選擇的餘地,隻能被動地接受。這種形式是存在一定弊端的。在培訓內容上,缺乏針對性、實效性、趣味性;培訓形式上,手段單一。從我院的情況看,授課形式是以麵對麵上大課為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主要以傳統的課堂教育為主,存在實踐鍛煉少、案例分析少、調查研究少,師生互動少,特別是對學員關注的實踐層麵的問題關注少,解決的就更少,造成學用脫節,類似此類的灌輸式的培訓難以提高參訓者的學習興趣,就更無法提高學員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致使培訓質量較低,參訓人員學習動力差,培訓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