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生態倫理學視角看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社會(1 / 3)

從生態倫理學視角看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社會

管理視窗

作者:熊暉

摘要: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突出位置,還將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連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寫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中。生態倫理學的基本思路是從哲學角度對人與自然關係進行反思,反思整個世界,反思人類本身,突出了互相尊敬和諧共生的道德觀以及人與自然平等的價值觀,為我們構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社會樹立了正確的生態思想,因此生態倫理學是構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社會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生態倫理學;生態文明;理論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生態倫理學理論中包含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以及道德理想和道德規範等等,開始在我國學術領域廣為傳播,學者們結合新的生態道德理論針對目前環境所遇到的困境,進行研究。如今,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以及自然資源,已經成了我們整個社會的共同目標。當代生態倫理學的基本思想軌跡是從人、自然到研究社會,所以對於生態倫理學的研究不僅有利於我們踐行中國共產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思想,也有利於我國構建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社會。

一、從反思人類本身,到反思整個世界

直接針對現代化的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生態平衡嚴重破壞的後果而提出的生態倫理學,是於20世紀初萌芽的。生態倫理學相比於以往的倫理學,以其更廣的視野來解釋大自然,把整個世界共同體分成三個部分構成,人、社會和自然。在整個共同體中,再一次從道德角度的分析整個世界,讓人、社會和自然獲得應有的“權利”和道德價值。

(一)和諧的人與自然的生態世界觀

人具有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這已成為人類的共識。而我們認為,自然界同樣具有其存在的價值,我們同樣應該尊重自然,對大自然保持一顆敬畏的心。最早以完整的理論表述提出生態倫理學思想的是史懷澤,他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並且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生命的本身是神聖的”,在他看來大自然最偉大的創造就是生命,我們人類應該尊重大自然“創造”的所有生命,在史懷澤看來“善就是保護生命和發展生命,惡就是毀滅生命和妨害生命”。“崇拜生命”應成為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和基本原則。“人類與自然的準則”和“善”的觀念的重要內容應當是“保護、完善和發展生命”,在史懷澤的生態倫理學理論中,敬畏一切生命是理論基石。在史懷澤看來,倫理學的範圍應該不止於人類本身,還應該包含一切動物和植物,所以,我們認為,不僅要對人類社會中的生命保持敬畏,還應該對大自然的所有生物,動物,一切有生命的物體都要保持敬畏,尊重他們的生存空間。我們隻有對待大自然的一切生物都保持一顆敬畏的心,對所有的生物保持著神聖的態度,在這個時候它才是倫理的道德的。

有的人不禁要問,為什麼我們要對大自然保持敬畏的心。多少年以來人類的存在從來都不是獨立的,它存在於自然界之間,存在於整個生物鏈之間。人類的存在是靠著人類本身與整個世界的和諧相處。我們人類對自己負責,就應該對整個自然界負責,隻有對一切生命負責才能贏得自然界對我們的尊重,才能讓整個自然界和諧相處。人類與這個世界上任何存在生命價值的生物,都是相互無法分割的。“世界上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價值和存在的理由”正如史懷澤說的那樣,任何不把其他生命看做是具有價值的,都會陷入妄自菲薄之中,甚至認為,人本身也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有思想的人體驗到必須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誌一樣敬畏所有的生命意誌,他在自己的生命中體驗到其他生命。”史懷澤希望告訴我們,很多事情都是相互的,你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人類對於自然界其它生物的尊重,也就是對我們人類自己的尊重。

(二)人在自然界的道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