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演示講解,激發學習興趣。情境教學過程中,演示講解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創設情境的有效的補充和發展。所以,教師的講解和演示是基礎會計教學設計情境的最主要表現形式,此在,設計情境還可以通過網絡多媒體等多種渠道展示。
網絡多媒體課件是融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於一體的應用軟件。與傳統電子課件相比,網絡多媒體課件具有信息量大、影像和視聽兼備的特點,所表達的內容更為直觀,易於學生理解。例如在講授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時,通過網絡多媒體課件的真人演示,可以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會計憑證的填製過程、傳遞程序和會計賬簿的建立與登記方法,使學生獲得感觀上的認識,克服書本抽象化描述的不足。
展示隻是教學的一個方麵,教學的最終還是要依靠教師的講解以及言行展示。所以,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情況與教師的演示講解有著很大的關係。情境教學中要始終貫徹“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思想。
在此期間,教師不但要做好整堂課的“導演”,又要當好情境中的“演員”角色,力爭讓學生喜歡自己,進而喜歡基礎會計課程。這樣,才能使得基礎會計教學更加生動、活潑,讓整個教學過程中更加有效。
3、探究歸納,獲取理性知識。探究歸納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在保障學生有效的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時培養學生分析能力與思維能力的提高,而且,相比直接講授法,歸納法講解能夠使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此外,在表達上,歸納法比講解法更加簡練,方便學生記憶。
教師在完成會計核算程序講課後,可以根據課堂的教學情況模擬實際公司的業務,讓學生在編好的軟件中進行練習,讓學生自我摸索,通過自己的實踐將自己在課堂上所學到的淩亂、分散的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這個過程使得學生對會計這一領域有了深入的了解的同時,提高了自身的創新能力。
1.《基礎會計》情境教學法實踐效果
1、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通過開展情境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也能夠增強對學好會計知識和理論的信心。情境教學能夠將抽象難懂的會計理論轉化為形象的易接受知識,這樣就極大的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筆者對教學班30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進行了前後對比分析(表1)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實施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有了快速的提高。
表1: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分析表情境教學你是否有興趣預期主動性實際主動性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實施前1033.33%1860%1550%實施後2480%2790%2480%2、增進了師生情感交流,提高教學效果
在情境教學的開展中,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增多,也利於增進師生的情感,便於會計教學的開展。通過日常的交流,增強師生間互相理解,利於教師把握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和短處,便於日後的因材施教;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了老師,也便於日後學習上有困難的時候及時請教老師。
(1)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
情境化探究教學要求教師思考在什麼時候創設什麼樣的情境,情境的創設如何才能較好地引起學生的興趣等,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有個大致了解,對學生的興趣長處有把握,便於不斷的融入角色,讓學生們融入到教學中,消化傳授的知識。另外一方麵也要求老師的教學能力要不斷增強,思路開展靈活,帶領學生更好的接收和理解會計知識。《基礎會計》情境教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應當在緊緊把握新型教學方式的本質和特征,在“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情境教學,不斷提高我們自身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