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應收賬款的管理(2 / 2)

(1)建立健全賒銷信用批準製度。銷售業務員在接受客戶訂單後,經銷售經理批準後,編製連續編號的一式多聯的銷售單。對於賒銷業務,銷售單要經信用部門授權批準。信用部門批準的依據是經管理層批準的賒銷政策。.對於老客戶,在已授權額度範圍內審批,超過信用額度的應經管理層同意後,信用部門在新的信用額度內審批。對於新客戶,信用部門要對每個新客戶進行信用調查,包括獲取信用評審機構對客戶信用等級的評定報告。信用部門將調查結果交與管理層,在經管理層同意的賒銷額度內進行審批。信用部門的職員在收到銷售單管理部門的銷售單後,需要比對銷售單與該客戶已被授權的賒銷信用額度以及至今尚欠的賬款餘額。在執行人工賒銷信用檢查時,還應合理劃分職責,以避免銷售人員為擴大銷售而使企業承受不適當的信用風險。

(2)注重合同管理。根據企業的銷售業務,在現有的現銷之外的每個銷售業務都需要跟客戶簽訂銷售合同,具體流程是當銷售部門在接收到已經通過批準的銷售賒銷單後,可以按照審批意見並和客戶進行溝通確定銷售合同的內容。一經簽字的銷售合同附有法律效力,所以銷售合同的每一條款項都做到完整、合理,內容表達清晰,使用詞語嚴謹,無可能發生糾紛的概率。當銷售合同簽訂後,需要把該合同複印幾份,並交由合同管理部門核實,備案,可為後期的跟蹤提供幫助。

(3)健全貨款回收責任製。企業應當分別由不同職能的機構承擔不同性質的風險職責,行使不同的權力。其中信用風險管理必須實行“內部管理與外部控製相結合”的原則,使整個公司的賒銷管理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部分企業實行貨款回收責任製,即貨款回收指標與業務人員的業績考核和經濟收入掛鉤,對因為業務員的過錯或過失造成應收賬款不能回收的,要追究經濟責任。

3.應收賬款的事後控製

(1)對應收賬款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從批準賒銷到貨款回收,由專門的部門負責,貨物發出後,對方收到貨後要有簽收單,根據銷售合同規定的開票日期開具發票,開發票時要與商品價目表、出庫數量、對方收貨數量一一核對,核對正確無誤後開具發票,將發票寄給客戶後要求對方在發票簽收單上簽字。財務部門根據銷售合同、裝運憑證和銷售發票據以登記入賬,記錄應收賬款的發生。與客戶保持良好的關係,經常與客戶聯係,以便了解所發貨物是否符合客戶的要求,有無質量上的問題,在距收款日期一周時對客戶進行催收,一般情況下客戶會及時付款的。當遇到客戶不及時付款時應及時采取措施,使貨款順利收回。定期與客戶對賬,要求客戶在對賬單上簽字。

(2)催收應收賬款。針對應收賬款,企業應該成立專門的清收小組,對於已經到期的款項,應及時催討。催討應收賬款的過程中,有以下幾個方麵需要注意:第一,原款項銷售業務員、銷售部經理或單位負責人應為某項應收賬款的責任人參加清收小組,清收小組成員要服從負責人的工作調配;第二,按客戶類型對小組成員的任務進行分工,各組員對自身的清理回收任務要明確;第三,合理的考核獎懲機製,這樣能夠極大的調動催討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應收賬款的回收效率。

(3)催討方式的確定。針對應收賬款的催討,一般都是采取以下幾種方式:電話或者信函催討、律師催討、訴訟催討等。企業應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身情況的催討方法,無論選擇何種方法,都應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進行。企業除了依靠自身的力量催討外,還可以委托專業的追賬機構、典當行、商業銀行或其他機構、個人轉讓債權。這樣做的代價是要損失部分利益,好處是收回了部分貨幣資金。

三、結束語

總之,賒銷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隨著業務的擴大必然會出現的情況。應收賬款的存在,財務風險和管理回收風險總是並存的,但是隻要企業能夠采用準確合適有效的信用政策以及管理方式,就能夠有效降低應收賬款風險,增加企業的收益,並最終推動企業發展。(作者單位:寧波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參考文獻:

[1]吳榕主編《財務會計》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2]包科剛《現代企業成本管理導航》複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3]徐璟付春鄭小平主編《財務管理實務》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