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401k計劃對我國發展企業年金的啟示(2 / 2)

第三、市場環境大相徑庭。美國401k計劃的繁榮,源於美國成熟的資本市場的支撐,信托體製的完善,可選擇的投資工具的豐富,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規體係和監管體係的健全,是政府和市場合力作用下的結果。而我國在此方麵都差距明顯。

鑒於上述的問題,中國版401k的發展,還將有賴於企業年金覆蓋的人群的擴大,個人享受稅優的比例或者額度的打通,企業年金市場的調整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的完善。養老保險公司如何借助401k政策的推力爭搶市場,打破發展企業年金的瓶頸,已刻不容緩。

三、401k計劃對中國企業年金發展的啟示

如何借鑒美國401k計劃的成功之處,盤活我國的資本市場,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這些問題的關鍵還需要政府政策上的引導,充分發揮養老金投資市場的作用。

從政府層麵看:年金市場的成熟,有賴於政府合理有效和稅收政策和公開透明的政府監管製度。截至2013年中,我國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個數不到6萬個,並且以壟斷企業為主,占到總企業戶數的比例僅0.4%。參與企業年金的職工人數為不到2000萬人,參與率僅約6%,積累基金不到5400億元。然而,由於企業年金非強製性,並且《通知》對企業繳費部分的稅優調整沒有涉及,所以,企業新建年金動力不大,新增規模有限。因此,政府應當借鑒美國401k計劃的成功之處,充分發揮稅收政策杠杆作用,並建立健全養老基金監管機構。

從參保主體層麵看:在我國養老保險金改革的實踐中,由於《通知》頒布前我國設立企業年金,需要政府部門審批;同時,在繳費、投資、領取環節上均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程序設計過於複雜且繳費負擔重。這就極大地壓抑了企業和個人的積極性,特別是中小企業參保意願很低。自2004年兩個部令發布以來,國企近乎被開發殆盡,已經不能再支撐亟待擴張的企業年金。所以《通知》的頒布將較好的解決參加年金計劃積極性的問題,使地方國企、外資和中小型企業逐漸成為未來建立企業年金的主體。

從服務主體層麵看:各大養老保險公司憑借其獨特的機製設計、管理原則、運作模式、風險防範等策略,逐步打造了服務企業年金的專屬管理和投資能力。但是《通知》頒布之前,經營企業年金的養老險公司普遍虧損亦成為常態。稅收優惠的政策無疑激起了養老保險公司對企業年金追逐的熱情。我國五大養老保險公司,隻有在戰略定位、經營發展和企業年金管理模式等方麵都進行探索,形成各自的特色,才能在企業年金個稅遞延政策的推動下,顯現出豆子帶來的積累規模效應,實現盈利。

總之,完善企業年金的最終目的在於構築更加堅固豐裕的養老體係。目前,我國企業年金的完善,也要借鑒國外企業年金的發展的先進經驗,盡快明確基本養老保險與補充養老保險的關係和發展定位,賦予企業年金以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呂惠娟,王亞柯,張冀.中國養老基金市場化管理:投資決策、組合和績效[J].學術界,2013(1)

[2]宛玲羽.國外企業年金稅收優惠政策研究[J].中國勞動,2014(3)

[3]蘇衛東.“401K計劃”與中國養老金改革[J].中國社會保障,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