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區位布局分析
貴安新區地處貴州省域的中心地帶,東接貴陽城區,西接安順城區,北至斯拉河,南邊到長江水係與珠江水係分水嶺。從全國的區位看,新區位於西南地區,是貴州省構築成都、重慶、貴陽、廣西國家走廊的重要支點;從黔中經濟區的區位看,新區位於黔中經濟區的核心區;從貴安新區一體化地區的區位看,新區東接貴陽主城區,西接安順主城區,成為有效連接貴陽和安順一體化經濟發展的重要地帶。貴安新區具有相對有利的區位優勢,從區位論看,新區有必要在其區位優勢基礎上實施“產城互動”發展模式,有效促進新區“產城”協同發展。
(二)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由2013年《貴州省統計年鑒》數據知,2012年貴州省生產總值達到6802億元,其中一、二、三產產值分別為850、2788、3164億元,產業結構比為12.5:41:46.5,較2011年,各產值比重都有明顯增加,產業結構也較穩定。因該新區當前缺乏係統的數據統計,故貴安新區的三大產業產值及結構比還不明確。從貴安新區產業發展現狀看,其產業發展主要存在如下問題:一是產業發展方向及思路不明確。關於貴安新區產業發展方向的主要觀點,不同的文件規劃有所不同。國發(2012)2號文件提出要發展裝備製造、資源深化加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提出要發展以航空航天為代表的特色裝備製造業基地、資源深加工、綠色食品生產加工、旅遊休閑,商貿物流、科技創新等。二是產業發展的基礎薄弱。貴安新區剛建,據有關資料顯示,2012年新區內規模以上企業僅54家,已建成園區不多,並且門類雜、產業關聯弱,集聚效應很不明顯,且現有的規模以上企業發展的產業類別不多,整個產業層次略顯低。三是產業配套設施不完善。由於貴安新區起步較晚,雖然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但在生產生活的各項配套設施方麵仍較落後。
(三)人口城鎮化現狀
貴州屬城鎮化水平落後地區,城鎮化水平較發達地區明顯偏低,2009年城鎮化率僅為29.9%,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6.7個百分點,居全國倒數第二。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計算,貴安新區的城鎮化率僅為22.08%,有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貴安新區管轄的鄉鎮人口淨遷出11.0381萬人,淨遷移率為-16.0596%。這樣看來,貴安新區城鎮化空間較大,且新區對外來人的吸引力相當薄弱,麵臨較大城鎮化壓力。總而言之,貴安新區城鎮化水平有待提高,必須走跨越式發展道路。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貴安新區的產業發展、城鎮化水平都有待提升,新區在解決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提高城鎮化水平的同時,應結合相關理論盡量避免“產城互動”發展模式中可能出現的規劃引導缺乏銜接、內容不夠完善,資源配置不合理,產業發展不協調,城市智能不完善等問題。一是要加強相關規劃的銜接和完善[2]。由於貴安新區在產業發展方向上尚不明確,需要在結合該新區各方麵發展優勢及短板問題的基礎上,做出科學合理的“產城互動”發展規劃。二是要統籌要素、實現資源的自由合理流動。當前,貴安新區更應該在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基礎上,努力培養高素質人才,這可以為未來的高技術產業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儲備資源。三是要科學定位產業發展目標,完善產業鏈,形成產業聚集區。四是科學完善城市職能。隻有科學完善了貴安新區的城市職能,才能有望進一步科學發展新區。
參考文獻
[1]陳述明,鍾宜根.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產城互動規劃研究—以萍鄉市為例[C].中國會議:2013(5).
[2]楊建釗.推進產城互動建設產業新城[J].城鎮建設,2013(9):6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