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消費文化視域中的城市街道(2 / 2)

旅遊型城市主要依靠空間的誘惑來吸引遊客,即通過遊客的凝視對自然景觀、人文的物質性空間和獨特的城市空間結構進行消費。秦皇島市擁有碣石山、燕塞湖等自然景觀,也有天下第一關、薑女廟等人文性的物質空間,然而城市的空間結構沒有獨特的特色,尤其是上文分析的其街道,缺乏吸引遊客的刺激因素。因此,如果想以街道作為吸引遊客進行更多消費的媒介物,就需要對秦皇島市市中心、北戴河和山海關區旅遊核心區域的街道進行係統改造,空間結構上加以合理的變動,以此促使遊客不斷地通過凝視尋找自己期待的消費對象。

對於秦皇島市而言,如果想要充分發揮街道的消費媒介功能,在吸引遊客“凝視”當地眾多經典的同時,也能將城市核心區域的街道演繹成令遊客流連忘返的有貨物,讓他們不隻是消費景點,還能在漫遊街道的同時,消費各種傳統商品,本雅明和哈維闡述的19世紀巴黎的拱廊街和林蔭大道具有強烈啟示意義。秦皇島市可以建設成體係的類似於巴黎的拱廊街或北京的王府井等類型的商業步行街,充分利用傳統意義上街道的消費媒介作用,以此吸引遊客和其他消費者能夠像本雅明筆下的遊蕩者一樣,在商業步行街上逗留、遊蕩、觀望、娛樂、消遣,使街道成為時尚商品彙聚的場所,集購物、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空間。由此,使遊客和其他消費者能夠真正感覺到在步行街上漫遊,能夠將城市作為一個動態的文本從不同角度觀察、體驗、感知、解讀,發掘出秦皇島市除了諸多旅遊景點之外值得其迷戀的一麵,能夠通過消費街道上展示出的各種時尚元素重新塑造消費者的個體身份。由此,在消費文化的刺激下,秦皇島市的商業步行街應該被建造為物質空間、隱喻空間和符號空間的混合體,應該像19世紀巴黎的街道一樣,既是商品、服務性消費的場所,也是文化氣息濃鬱的都市空間。

三、結語

進入21世紀後,秦皇島市街道的傳統功能逐漸隱退,商品把自己的空間位置轉交給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街道完全成為交通工具行走的空間。在此背景下,應該重新思考作為知名的旅遊城市,秦皇島市應該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街道等城市空間,將城市本身打造成一個豐裕的消費空間。秦皇島市需要規劃和建設商業步行街,將商業步行街建造為不僅是步行活動和商業活動的統一體,也是人們交流信息和娛樂休閑的中心場所,更是展現城市記憶、凸顯城市精神、炫耀城市經濟的窗口。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3年秦皇島市社會科學重點應用性研究課題(201306058),河北省講師團係統2014年度科研課題(201419)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簡?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金衡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年

[2]徐國棟:“河北步行街緣何難成氣候”,《中國市場》,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