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中國風電企業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正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並將海外市場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春種秋收,在全球風電裝機量邁過300吉瓦大關的當下,中國風電企業及合資風電企業需要把產品銷出去,在風電企業分布密集的河北省,河北港口集團對於風葉,風塔及其附屬產品的港口物流能分得幾分天下?
秦皇島港在2014年第二季度,已經裝載9船共計400片風葉,出口到美國,德國等亞非歐美澳等五大洲的國家,給港口創造了不菲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口碑。而且後續訂單還在源源不斷的簽訂。
發展的願景是美好的,同時也伴隨著現實中的矛盾。
外貿出口煤炭貨值高,經濟效益好,不僅裝卸費是內貿煤炭的數倍,還伴生其它的物流服務比如船貨代,報關報檢,水尺計重,引航等。對於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擴大就業,提高港口物流運營能力有極大的幫助。但是,外貿出口煤炭中間環節多,比如取樣,商檢水尺計重都是法定檢驗項目。耗時多,生產裝卸工藝流程繁瑣,遇到外國船員有時存在溝通不暢的情況,導致裝船生產效率低於內貿國輪。對於港口提高吞吐量有拖後腿之嫌。
風力發電機葉片是高附加值產品,科技含量高,是中國製造高精尖產品的典型代表。國際風葉貿易及生產主導廠商主要有美國GE(通用電氣)、德國SIEMENS(西門子)、丹麥VESTAS(威斯塔斯)等。河北港口集團和這些跨國企業的交集較少,對於風葉、風塔及附屬產品的國際物流話語權不高。有一大批保定生產的風葉、風塔產品的出口,被運至天津港裝船。秦皇島港工人裝船效率現在最高是37片/天,平均大約18片/天。低於天津、上海等大港口60片/天的平均效率。
所以為了河北港口集團國際物流業務快速穩定的發展,應基於以下幾點作出改進:
一,要加強港口設施的整合,以提高集疏能力。將港口現有的資源設備進行整合,針對港口配套設施進行相關技術改造,提高作業流程的合理性,最大限度提升設備利用率,減少貨物在港口停留的時間,以提升港口的通暢性,減少船舶的停留時間,使得港口設備能更加完善,能夠順利、迅速、高效的完成貨物集散功能。
二,港口需要改變現有的運輸倉儲服務模式,將單一模式向多樣化的模式轉變,積極采用多式聯運的模式,以便於用最佳、最簡便的運輸方式進行運送,使得物流效率與效益能夠得到最充分的發揮。與此同時,服務價格也需要向更加多樣化和彈性化轉變,從根本上降低物流過程中產生的成本,提升產品的價值,加大貨主及顧客的利潤。
三,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國際物流臨港產業是我國港口發展的重要支柱,現代港口功能主要建立在中轉功能和港口運輸功能上,構建一套良好的現代物流係統,並進一步將倉儲、配送、加工等環節加以改進。
四,建立一套完善的物流平台。建立一套覆蓋港區倉促的網絡平台,使得港口能夠具備完善的信息功能,充分聯係港口、口岸單位、貨主以及承運商,建立起一個開放性的有機整體,提供諸如貨主跟蹤涉及貨物形態、貨物交接單證、辦理和管理提單、通關、聯運、倉儲儲存情況、船期預告、泊位使用情況、貨運市場行情等信息,擴大業務合作,建立國際物流,使港口具備物流信息港的功能,提供高效、周全優質的物流服務。
五,大力培養物流專業人才。通曉物流管理的技術人才是港口物流業發展的關鍵。物流經營管理人才除具備良好的貨物和貨運知識外,更要掌握電子物流經營管理技術。在培養具有開拓精神的高級管理人才的同時,還要造就一般業務人員物流技術骨幹隊伍。
六,塑造企業形象,提升服務水平。一是做好以貨物裝卸為主的核心服務;二是利用不同的裝卸機械、運輸工具,在特定的貨場完成貨物裝卸、運輸、堆碼、儲存的輔助服務;三是向貨主提供貨物供求信息,規範服務,提高核心服務質量,增強服務的特色,樹立品牌形象,贏得客戶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