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重過程評價
以往的教學評價往往以考試成績為準,存在很大的弊端。如無法反映學生每個階段的真實情況,考核內容也存在局限性,並不能完全體現學生的能力。實際上,英語學習應具有實用性,英語口語在於長期的鍛煉而不是一次或幾次的考試能夠體現的能力。因此高校英語教學評價應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將考試最終考核結果與學生平時表現相結合。考核的目的在於發現學生的優勢和存在問題,而不是成績或名次。過程評價較以往的評價更具真實性和人文性。注重評價學生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有助於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在這個過程中,還可進行形成性評價,這一評價過程實現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實時跟蹤,有助於正確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並能夠將情況反映給英語教師,進行及時的課程調整。英語學習過程的作用大於結果,因此教學評價注重評價過程,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是英語教學的客觀要求。
(四)豐富考核模式
以往的教學考核多以筆試試卷為主,教學考核模式單一。隨著多媒體的出現,機考與筆試相結合成為一種潮流。與筆試相比,機考更靈活,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考核內容設置。且機考通常節約時間,效率較高,也能夠更好的控製考試作弊現象,但考核項目有限。而筆試含有大量的信息,可以考察學生的閱讀、寫作等能力。因此未來英語考核可以考慮將筆試與機考相結合,並將適當的內容分配不同的考核方式。這樣,教師的壓力降低,有更多的精力投入英語教學。也能夠更真實的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使大學英語教學評價更加客觀、全麵。
四、總結
基於構建理論和智能多元化理論基礎上的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係的建立,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點,能夠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做出更加客觀的評價,也使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因此應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推廣和應用,從而提高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效率,為社會培養更多語言人才。
參考文獻:
[1]杜思民.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評價模式[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28-130.
[2]喬夢鐸,金曉玲,王立欣.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分析與問題解決思路[J].中國外語,2010(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