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先區分清楚,然後再出擊(1 / 2)

思維決定行動。一個企業的管理者不能盲目地行動,必須分清“市場局況”,區分出包圍在自己周圍的各種“市場機製”,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這就是經營思維的一句行話“先區分清楚,然後再出擊”。一般講,企業管理者應當做到以下兩點:

(1)信息市場與產品市場之分

信息革命可望像個19世紀工業革命那樣改變我們地球的麵貌,任何打算從信息革命中得益的企業家都必須知道。在這個技術急劇變化的時代裏,產品過時的速度越來越快。創新的冒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成為取得進步和成功的動力。因此,在這個新時代裏,一切都將很快成為過去,隻有把握未來才有希望。企業家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時刻站在科技發展的前沿,迎接挑戰,獲得成功。

從1847年到今天,150多年過去了。在世界經濟的大舞台上,有多少企業驟然崛起,又有多少企業悄然隱退,市場無情,優勝劣汰。西門子公司雖幾經沉浮,但依靠科技進步,最終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巨型企業。

回顧成就固然令人欣慰,然而西門子人更清醒地認識到:高科技不斷發展的年代,一切都將很快成為過去,隻有把握未來才有希望。關鍵在於企業要具有良好素質。

盡管西門子公司在電氣工業領域具有相當實力,但在電子工業這一新技術領域,始終麵臨著美國、日本公司的嚴峻挑戰。以微電子技術的關鍵部件——芯片生產為例,目前美日的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0%左右,包括西門子在內的歐洲各大公司僅占10%左右。

為扭轉劣勢,來自歐洲各國的60名微電子專家共同製定了預計耗資80億馬克的發展規劃,要求1993年研製出16兆位芯片,它可以在拇指大小的麵積上儲存4000頁打字紙的信息。為實現這一計劃,每年動用的財力達2.1億元。西門子承擔了其中的重要任務,並於1990年在實驗室中研製出16兆位芯片樣品,除此之外,西門子還把人工智能、核聚變、空間技術、超高速列車、太陽能利用、光通信技術等課題作為科研攻關重點。力爭盡快取得新突破,使公司在新技術產業中牢牢占據主動地位。

(2)全麵市場與局部市場之分

1988年,溫州出現了外國高檔服裝熱,一套進口名牌西裝賣到幾千元,一些時裝個體戶因此發了大財。

但這隻是該地區某一時期內的一種特殊需求,在全國其他地區市場並不是如此,如果其他城市也像溫州那樣搞,結局一定很慘。

所以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區分全麵市場機會和局部市場機會是非常必要的。全麵市場機會是大範圍市場,如國際市場、全國市場等出現的未滿足的需求;而局部市場機會則是在一個局部的市場,如某省或某個特定地區出現的未滿足的需求。這兩種機會是相對的,與國際市場機會相比,全國市場機會是局部市場機會,而與某地區市場機會相比,全國市場機會則是全麵市場機會。

同時,這兩種市場機會是緊密關聯的。一方麵,全麵市場機會也是局部市場機會,但不如局部市場機會那樣更有利於企業,另一方麵,局部市場機會發展好了,必然會影響甚至帶動其他局部,從而轉變為全麵市場機會。

一個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既受著作用於整個市場的一般因素的影響,又受到隻作用於該特殊區域的相關因素的影響。因此,這種區分可以使企業少犯盲目行動的錯誤。

“異”與“同”是思維質量的重要區別。任何一個企業隻有和別人不一樣,才能有更大的出路。作為企業管理者應該懂得,所謂的市場良機,其實是無處不在的,但關鍵看你是否能打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牌!

綜觀捕捉市場機會打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牌的種種方法,可歸納為三種:一是快速獲得經濟信息,盡早窺見市場機會;二是善於運籌,鑄成巧用市場機會的高招;三是創造條件,把市場機會轉化為企業機會。隻有這樣,才能充分利用各種市場信息,從而將本企業的產品順利地打入國內、國際市場。

印度尼西亞有位華人——林紹良。這位傳奇式人物被列入12位世界大銀行家之一,擁有銀行、保險、財務、工業、運輸、貿易等各類企業。然而在40年前,他卻隻不過是一個油店小夥計。他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