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集:平等互利(2 / 2)

後來,伊爾庫斯克的IAPO從蘇-27UB演變出一個不成熟蘇-30MKI,成功忽悠了印度人。

不過呢,從此,賣給中國的都是共青城生產的,賣給印度的都是伊爾庫斯克生產的。兩家井水不犯河水。

阿穆爾共青城本來離中國很近,可是因為沒有直飛航班,還要從莫斯科轉,談判小組等於兜了個大圈子。

“剛坐完一趟長途飛機,又要坐一趟!”朱部長咕囔了一句。

龍鎮海聽到了,笑著對他說:“朱部長,要不您坐我的位子,靠窗的,好睡個覺。”

朱部長搖搖頭,“那怎麼好意思,待會我找個沒人的位子坐,你也要睡覺嘛!”

龍鎮海直接把朱部長拉到自己的位子上,“您先坐著睡,我看會書,離起飛還早呢,待會我去找空位子坐。”

朱部長給龍鎮海拱拱手,也就不再客氣,坐到位子上,頭靠著窗,開始閉目養神。年紀大了,畢竟不能跟龍鎮海這歲數比。

龍鎮海從包裏拿出幾本軍事雜誌,這是他出國前在報刊亭搜羅的。他以前看的資料,多為艦艇和相關專業,飛機確實不太了解,所以臨時補補課。

剛翻開一本,旁邊已經傳來朱部長的鼾聲。

這本雜誌的封麵就是蘇-27,照片拍的很有氣勢,高昂的機頭直插雲霄,翼尖拉出漂亮的氣流。平心而論,龍鎮海覺得這飛機很漂亮,雖然對性能並不太了解。

法國著名的飛機設計大師達索曾經說過一句話:漂亮的飛機,就是好飛機。

這話乍聽起來有些絕對,但其實隱含了一個哲學概念。人的審美是和他所處時代的科技發展水平同步的。如果在一個時期,某一項產品體現了最高端的技術,人們一定認為它是美的,甚至是代表了美學的發展方向。一如1851年出現在倫敦世博會的水晶宮,用鋼和玻璃塑造了一個在當時被視為夢幻的建築,因為這二者是剛剛投入使用的先進建築材料。而如果放到今天,你會覺得它過時,因為今天的材料科學,早就突破了鋼和玻璃的範圍。

這篇雜誌裏的有篇文章恰好介紹蘇-27的設計過程和主要型號。尤其介紹了總設計師西蒙諾夫在其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最早的T-10-1原型機,光外形龍鎮海就覺得很難看,。後來是西蒙諾夫頂住壓力,決定對原有設計進行大改,幾乎是重新設計,新的原型機編號是T-10S,最後演變成現在的蘇-27。但這一來一去,時間也耽誤了幾年。

結合朱部長對西蒙諾夫的介紹,龍鎮海由衷的佩服這個人。

文章最後部分介紹了蘇-27單座型和雙座UBK型的主要技術數據。其中航程和作戰半徑一項令龍鎮海映像深刻。蘇-27的航程有3700公裏,作戰半徑有1500千米。

“1500公裏!”龍鎮海心裏盤算:“假設有蘇-27掩護,我作戰艦艇可以從海南島前出1500公裏,發射反艦導彈,射程100公裏,實際作戰效能就有1600公裏!”

龍鎮海在這裏點著頭,突然聽到耳邊有人問:“在看啥呢?”

龍鎮海轉頭一看,原來是朱部長醒了。他給朱部長看了一下文章標題,然後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沒想到朱部長哈哈一笑,“龍艦長,蘇-27飛了1500公裏,直接空射反艦導彈打人家不就行了,還用得著你們驅逐艦去打嗎?”

龍鎮海一聽,想想也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那我們驅逐艦幹嘛呢?”

“保護航母啊!讓航母起飛飛機去打人家!這不是你們海軍的夢想嗎?”

對啊!龍鎮海拍拍自己腦袋,看來思想還是落後了,得轉型!

飛機到了共青城機場,已經是下午了。機場本來就是的,所以飛機滑到滑行道,找片空場地就停了。俄方陪同人員先下去,先去找共青城的商量接待的事,龍鎮海他們下了飛機,在舷梯旁邊先等著,謝部長和朱部長一起抽抽煙,解解乏。

不一會,幾個人被不遠處的叫嚷聲給吸引了注意力。發現俄方陪同人員被一幫怒氣衝衝的人圍住了。

“你們這幫官僚!要讓我們都餓死嗎?!”

“為什麼不賣給中國人!你們這幫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