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須用虛空之道,而擴而充之,則我天穀之神,升入大虛,合而為一也。
再加精進,將天穀元神,煉到至極至妙之地,證成道果。
太上曰:“將此身世身心,融歸入竅,外則混俗和光,出處塵凡,而同流俗;往來行藏,不露圭角,而積陰功;開誠普渡,以修以證,是正性命雙修之妙用。”
究其旨歸,不外皇極闔辟之玄功。
《易》曰:“先天而天弗違”者,蓋言機發於心,兩大之氣機,合發而弗違也。此即人能宏道之旨。而功法不外神棲天穀,行夫不識不知、惟深惟寂。陽光不漏。故能愈擴愈大、彌遠彌光,自然變化生神。生之又生,生之無盡,化之又化,化之無窮。
東華帝君曰:
法身剛大通天地,心性圓明貫古今。
不識三才原一個,空教心性獨圓明。
是言當以普濟為事,是即行滿三千、功圓八百之旨。
又曰:
世間也有修元者,先後渾凝類聖嬰。
若未頂門開巨眼,莫教散影與分形。
是言雜有後天。
後天有形。一紙能隔,況骨肉乎?若夫先天,金玉能透,何勞生開巨眼哉!惟其雜有後天,開眼而出,雖可變化無窮,未能與天合德,故須加以九年麵壁之功,淘洗淨盡,乃與天合。自然跳出五行之外,返於無極之鄉,證實相玄之又玄,得真功全之又全,成金剛不壞之體,作萬年不死之人;自覺覺他,紹隆道種,三千功滿而白鶴來迎,八百行圓而丹書來詔,飛升金闕,拱揖帝鄉。
《中和集》有雲:
成就頂門開一竅,個中別有一乾坤。
然此頂門豈易開哉!先發三昧火以透不通,次聚太陽火以衝之,二火騰騰,攻擊不已,霎時紅光遍界、紫焰彌天,霹雷一聲,天門開也。
呂祖亦雲:
九年火候真經過,忽爾天門頂中破。
真人出現大神通,從此天仙可稱賀。
此言後天未淨,破頂而出也。
至於積功累行,全在神棲內院之時。
餘昔有雲:
功圓才許上瑤京,無限神通在色身。
行滿便成超脫法,飄然跨鶴覲三清。
而今金闕正需材,邱氏功高為救災。止殺何如消殺劫,三千世界盡春台。
南樵子曰:吾師運心,何等之普?今之人得有一訣一法,秘密深藏,惟恐泄漏,知與吾師自較,豈不愧死?噫!渡人即是渡己,累行即是修仙,蓋以普渡即性天耳!
閔小艮曰:按鈔本此一章,大有改削,注不勝注,茲一準山本增之。
細體經文,直是醫世入手功法,其間圓證宗旨,亦備示焉,第未說破醫世之旨耳!駐世神人泥丸李祖,謂是書與山本所降《金華宗旨》,皆為醫世而出,蓋必上承元始法旨者。
然章中不露應運而說,逕謂旨歸不外雲雲,是從太上所示體會而得。按真人在世以法顯,未聞倡行醫世之道,此經蓋升證後宣示之文,亦運會使然也。
故神人李祖有“欲說未說”、“今將說之”偈,見於是經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