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文溪(2 / 2)

沒辦法,禮數周全,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文溪和尚這樣的態度,我也不好說什麼。

文溪和尚走後,留下我們一群人麵麵相覷。方丈抱歉地笑了笑,叫人給我們都上了一杯熱茶,隨即才開口向我們介紹其這個神秘的文溪和尚來。

他是上一任住持從山裏撿來的孩子,從小就養在廟裏,尊崇他的意願,他並沒有剃度出家,但畢竟是跟著和尚時間久了,所以就學會了吃齋念經,身披僧袍了。後來,他跟了一個老和尚學了醫,剛學的半斤八兩,老和尚就圓寂了,文溪和尚自己又本身又是坐不住的性格,於是就經常跑下山去偷學醫術。他本不是出家人,因此他私自下山方丈也沒進行過多的幹涉,可沒想到,後來他竟也真的學了一手好本領,於是就擔當起了少林寺的大夫。

他這個人看起來風度翩翩溫恭儒雅,整天一副笑麵,似乎是生活得無憂無慮。可是他這個人卻又十分神秘,經常神出鬼沒,沒人知道他到底在忙叨點什麼。卻是經常能從別人那裏聽來關於他的事情,比如他下山治好了誰家公子的疑難雜症了,比如他幫哪家的窮苦人家報官伸冤了,比如他發明了自動打水的水車了,比如他在官道上挖了個陷阱,把某個暴官給摔斷了腿……關於他的傳聞非常多,於是漸漸的,他也就成了少林寺的一個傳奇人物,甚至還有一些和尚謠傳,他是上一任住持的私生子,反正都是一些靠譜不靠譜的飯後閑話,大家聽了也都是一樂,至於他到底是什麼身份,恐怕除了他自己,沒人能知道。

聽了方丈的話,我頓時對這位假和尚產生了興趣。靈琚卻是聽得無聊,就拉著雁南歸出去逛了。

方丈喝了口茶,然後歎了口氣繼續說道:“其實,他本來還有一個妹妹,是被老主持一起從山裏撿來的,名字叫子溪。可是……哎,阿彌陀佛。”

我被方丈的話勾起了好奇心,於是在我的追問下,方丈才終於說出了實情。

“其實最近,寺裏麵總是出現一些怪事,就是出在今日慧芳出事的那片塔林裏。”

果然,昨夜雁南歸聽到的哭泣聲,原來真的是從那片塔林裏傳來。看來,就連佛門聖地,都有不怕死的鬼邪來搗亂。

“那片塔林裏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共計有二百多座塔,這些塔,是少林寺曆代高僧的墳墓,裏麵安放著在佛教界有名望有地位的和尚的骨灰與舍利,他們的屍骨存入地宮,上麵造塔,以示功德。因此,那是靈魂的居所,每一座塔下都有一個名字,一個故事。僧人的生前身後名,在這裏與青磚歲月一起風化著,本來一直相安無事,可誰知道,從上個月開始,就出現了塔吃人的事故。”

“塔吃人?”我和嬴萱異口同聲地問道。

方丈歎了口氣:“是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去掃塔的小和尚都一去不回,派人過去找,也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幾乎是憑空消失,隻見進不見出。到了深夜,還能聽到從塔裏傳來一陣一陣的哭聲。後來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故再次發生,就商定了夜晚將塔林封鎖,可就算是這樣,也還是會時常發生掃塔人失蹤的事件。”

我想起今日看到的那一閃紅光,心想該不會是有妖魔作怪吧。

“失蹤的都是小和尚?”我想起了之前注意到的細節。

方丈點點頭:“是的,掃塔的任務是按照順序排的,可是失蹤的偏偏都是一些年紀小的和尚,最小的隻有十歲左右,最大的不過十八歲。年紀大的和尚去掃塔,都沒有出現過塔吃人的現象。”

看來……這塔裏麵的玩意兒還專門挑年輕的小和尚?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次,文溪和尚的妹妹子溪偷跑到塔林裏玩,結果就……”方丈繼續說道。

“他的妹妹也失蹤了?”嬴萱追問道。

方丈點了點頭,就不再說話了。

我心裏此時已經有了對策,我摩挲著懷裏的那支青玉短笛,計劃已經浮出腦海。

我站起身對著方丈行了個禮道:“方丈,今夜我們還想再借宿一晚,不知可否方便?”

嬴萱愣了:“不是……不是要?”我對她眨了眨眼,她就立刻不說話了。

方丈自然是沒有拒絕,叫了其他的和尚來帶我們去用中餐。走出慧芳和尚的房間,叫上遠處的雁南歸和靈琚,我們用餐過後,就又回到了之前的客房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