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喬布斯花錢買下了數字動畫公司皮克斯,先後製作出了暢銷全球的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和《蟲蟲危機》等,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無窮的創造力。
1996年,卡洛斯在墨西哥的事業開拓暫時告一段落,於是百忙之中的他開始騰出手來考慮進入美國市場。在打算進軍計算機領域的時候,他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喬布斯。
也就是從那時起,卡洛斯便開始了跟喬布斯的頻繁的交往。1996年3月,喬布斯向卡洛斯透露自己返回蘋果公司擔任顧問的打算,並且蘋果公司管理層方麵已經通過。卡洛斯強烈意識到這將意味著蘋果公司可能再次複蘇。雖然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蘋果公司已經差不多是危機重重,經曆多年虧損之後,元氣大傷,但卡洛斯認為喬布斯有這樣的能力讓這一切徹底改變。一向善於低買高賣的卡洛斯意識到,這是一次巨大的機遇。隻要抓住這次機遇,他可以實現一箭三雕:其一可以在股市大賺一筆,其二也能趁機在矽穀成名,其三還可以為自己的好朋友喬布斯重返蘋果擂鼓呐喊。
事不宜遲,1997年,卡洛斯以每股18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蘋果公司3%的股份。另外,他還到處造勢,宣稱要逐步擴大持股,最終目標是收購整個蘋果公司。
卡洛斯此舉為喬布斯的“王者”歸來打足了氣。1997年9月,喬布斯重返蘋果公司任首席執行官,他對千瘡百孔的蘋果公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采取一連串降價促銷的強力措施,並隨即推出了機身湛藍透明的重磅新產品iMac,很快銷量就突破了15萬大關。當藍色的iMac走紅市場之後,喬布斯乘勢而上,很快陸續推出了各種五顏六色的iMac,一時之間風靡了整個計算機市場。
就這樣,經過短短兩年的時間,喬布斯終於讓“蘋果”風又在計算機界刮了起來,他本人也再度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麵人物,還被美國商業評為當年“最成功的管理者”。
1998年,隨著蘋果電腦在市場上持續的突出表現,蘋果公司的市值從20億美元迅速上升到160億美元。卡洛斯手中的股票也從當初的每股18美元上升到每股100美元,增值幅度高達500%,卡洛斯的一箭三雕計劃最終順利上演,完美謝幕。
震撼美國人的CompUSA收購案
新千年,就在人類即將進入21世紀的時候,發展得如火如荼的互聯網突然遭遇了一場巨大的寒流,納斯達克的科技股指數一落千丈,成批網絡公司紛紛倒閉關門。
即便在這個時期,卡洛斯對於新技術的熱情依舊高漲。他是這樣想的,隨著網絡和電信的飛速發展,人類早已在不知不覺間步入了信息社會,而對於卡爾索集團來說,要想在全新的信息社會中搶占先機,就需要緊緊扼住信息社會的命脈,那就是網絡和電信。
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著堅定的意誌,同樣,卡洛斯對自己的目標也堅定而執著。在為目標努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挫折,此時,他總會表現出驚人的堅忍。
互聯網寒冬來臨,大批投資者失去信心,紛紛撤離這個戰場,卡洛斯反而逆流而上,不斷加大投資。當他的家鄉墨西哥的許多人都還不知道什麼叫網絡的時候,他卻已經下定決心要在美國,在這個被許多人視為“寒冬”的互聯網領域大顯身手。
對那個世紀之交的網絡寒冬,卡洛斯有自己的獨特看法,他認為:“這個寒冬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目前的網絡仍然處在一個非常脆弱的階段。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網絡社會的基礎都還不夠,沒有足夠的人上網,沒有足夠好的設施供人上網,網絡也還沒有成為人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000年2月1日,卡爾索集團旗下的Group Sanborns高調進入美國計算機零售市場,花費8億美元巨資收購了北美最大的電子產品和計算機相關產品經銷商CompUSA,並將其變成卡爾索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讓卡洛斯始料未及的是,一樁看似普普通通的收購案卻讓他成為2000年美國人眼中最受關注的人物之一,他的影響力因此也在整個美洲迅速擴大,他成為國際社會熱議的焦點人物之一。
大家都知道,美國一直是一個非常崇尚自由和公平的國家。而在另一方麵,美國人同樣也是非常愛國的。有人觀察說,當一個美國人問一位非美國籍人在美國的感受如何時,他最想聽到的回答是:好極了,這是我去過的最棒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