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並購同類企業,終於打造出全球最大的鋼鐵公司。

姓名:拉克希米·米塔爾

出生日期:1950年6月15日

籍貫:印度

產業:印度米塔爾鋼鐵公司

資產狀況:450億美元

2008福布斯財富排名:第4位

米塔爾在21歲就建造了自己的鋼鐵小作坊,25歲脫離家族企業,在印度尼西亞成立了小工廠,並逐步建立了一個跨越14個國家的鋼鐵帝國。他非常善於把握機會,在印度尼西亞“能量爆滿的10年”裏,他學會了低成本生產;在隨後的1989年,他到了特立尼達島,掌管一個國有工廠;之後,他在墨西哥和加拿大展開了收購,並在1995年進入了哈薩克斯坦。通過一步步的並購行為,米塔爾不斷掌控了更多的資源,擁有了更多的財富。

豪宅裏的鴻門宴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舉辦得非常成功,贏得了世界人民的稱讚。在8月24日晚上的閉幕式上,下屆奧運會主辦地——倫敦市長鮑裏斯·約翰遜,接過北京市市長郭金龍交接的奧運會會旗。2012年,奧運會將在英國首都倫敦舉行。

在我們的記憶中,關於倫敦最多的印象恐怕就是“霧都”這一稱謂了。其實,除此之外,倫敦還有一項世界紀錄:居住在倫敦的億萬富翁一共有40多位,它是世界上居住億萬富翁最多的城市。在這40多位富翁裏麵,有13位是外國人,他們大多是在本國獲得巨額財富之後,再選擇到倫敦定居的移居者。

來自印度的拉克希米·米塔爾就是其中之一,這位大富豪被譽為“世界鋼王”。2004年,他在倫敦市中心的“肯辛頓宮花園”內購得一座豪宅,花費7000萬英鎊(約合1.28億美元),該房子也作為“世界上最昂貴的房子”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而且,該地區也是社會名流和商賈富豪的聚居地。米塔爾的左鄰右舍都是名門望族,其中包括英國王室名下的肯辛頓宮,英國前王妃戴安娜生前一直在此居住;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的文萊蘇丹的倫敦居所也在這裏。所以,該地區也被稱為“億萬富豪地帶”。

米塔爾的房屋內設施高檔豪華,這套豪宅有120個房間,院內設施應有盡有;花園占地4.45公頃,樹林麵積19公頃;2幢賓客房有9個房間。有網球場、2個室外遊泳池、3個室內遊泳池、保齡球房、壁球室、馬廄、電影院、酒窖、早餐室、宴會廳、應急避難室、大理石地板、車道,以及可停放8輛豪華轎車的車庫。對於如此氣派豪華的生活環境,米塔爾本人情有獨鍾。

如果某天米塔爾邀請你到他奢華豪宅與他共進晚餐,你肯定會覺得不可思議,或者欣喜若狂。這很正常,因為我們都是普通人,能得到這樣的機會,恐怕不是天方夜譚就是黃粱美夢。即便作為他生意場上最強勁的競爭對手,麵對這樣的邀請也會欣然赴宴。

2006年某個燈火闌珊的夜晚,有人就得到了去這座豪宅享受的機會,歐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鋼鐵企業阿塞洛的CEO多利就收到了米塔爾的邀請信。多利到了米塔爾家之後,兩人談笑風生,縱論天下。美味佳肴自不必說,光是富麗堂皇的環境,足以讓多利嗟歎良久。不過米塔爾顯然沒有給多利太多浮想聯翩的機會,因為這是一餐“鴻門宴”。

剛剛喝下餐前的一杯香檳,米塔爾春意盎然的臉上突然浮現出一絲狡黠,他充滿期待地直視著多利的眼睛,溫和地說:“你看咱們兩家公司合並怎麼樣?”

這個晴天霹靂般的問題顯然沒有給多利太大的震動,在他踏入米塔爾殿堂的一刹那,他應該能猜出八九分,畢竟在生意場上多年摸爬滾打,這點嗅覺他還是具備的。所以對於米塔爾的提議,多利沒有作出回應。多利暗自揣測,因為文化差異的關係,有七八成以上的合並行為都會以失敗告終。但是多利並沒有當場拒絕,他表示自己回去會好好考慮。

米塔爾卻沒有這樣的耐心,兩個星期後,他準備飛往加拿大的多倫多。在法蘭克福機場登機之前,他打電話給多利:米塔爾鋼鐵公司會在第二天正式發布一條爆炸性消息——將出價226億美元收購阿塞洛鋼鐵公司。

這個電話不但讓多利目瞪口呆,而且在整個歐洲引起軒然大波。消息傳出之後,立刻引來一片反對之聲:時任盧森堡總理的睿克批評米塔爾鋼鐵公司的行為屬“惡意吞並”;當時的法國財政部長布雷頓指責米塔爾“胡言亂語”。人們都很清楚,米塔爾鋼鐵公司是通過吞並不斷壯大起來的,米塔爾的這一並購計劃無疑讓歐洲人感到極為不滿,人們無法接受歐洲的鋼鐵事業被一個印度人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