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國際炒家進行了三個回合的較量。
第一回合,8月13日恒指被打壓到了6660底點後,香港特區政府調動大量資金入市,與對手展開針對8月股指期貨合約的爭奪戰。香港特區政府大量買入投機資本拋空的8月股指期貨合約,將價格由入市前的6610點推高到24日的7820點,漲幅超過8%,高於投資資本7500點的平均建倉價位,初戰告捷。
收市後,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已動用外彙基金幹預股市與期市。但金融狙擊手們仍不甘心,按原計劃,於8月16日迫使俄羅斯宣布放棄保衛盧布的行動,造成8月17日美歐股市全麵大跌。然而,上帝並沒有眷顧他們,8月18日恒生指數在收市時隻是微跌13點,有驚無險。
第二回合,8月25日至28日,雙方展開轉倉戰,迫使投機資本付出高額代價。27日和28日,投機資本在股票現貨市場傾巢出動,企圖將指數打下去。香港特區政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時,經過8天驚心動魄的大戰,在期貨市場上將8月合約價格推高到7990點,結算價為7851點,比入市前高1200點。
28日是期貨結算期限,炒家們手裏有大批期貨單子到期必須出手,當天雙方交戰場麵之激烈遠比前一天驚心動魄。全天成交額達到創曆史紀錄的790億元港幣。香港特區政府全力頂住了國際投機者空前的拋售壓力,最後閉市時恒生指數為7829點,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揚了1169點,增幅達17.55%,基本宣告勝利。
隨後,香港期貨交易所於29日推出三項新措施:從8月31日開市起,對於持有一萬張以上恒指期貨合約的客戶,征收150%的特別按金,即每張恒指期貨合約按金由8萬港元調整為12萬港元;將大量持倉呈報要求由500張合約降至250張合約必須呈報;呈報時亦須向期交所呈報大量倉位持有人的身份。
31日,在政府終止救市行動後股市猛跌7.1%,但其跌幅比市場人士預期的少。恒生指數下滑554.70點,收盤報7257.04點,全場成交總值僅66億港元,不到上星期五的曆史新高紀錄790億港元的1/10,這也與此前投資者預測的15%的跌幅相去甚遠。
麵對如此敗局,投機資本肯定不會放棄,他們認為香港特區政府投入了約1000億港幣,不可能長期支撐下去,因而決定將賣空的股指期貨合約由8月轉倉至9月,與香港特區政府打持久戰。從8月25日開始,投機資本在8月合約平倉的同時,大量賣空9月合約。與此同時,香港特區政府乘勝追擊,使9月合約的價格比8月合約的結算價高出650點。這樣,投機資本每轉倉一張合約要付出3萬多港幣的代價,投資資本在8月合約的爭奪中完敗。
第三回合,香港特區政府在9月份繼續推高股指期貨價格,迫使投機資本虧損離場。9月7日,香港特區政府金融管理部門頒布了外彙、證券交易和結算的新規定,使炒家的投機受限製,當日恒升指數飆升588點,以8076點報收。同時,日元升值、東南亞金融市場的穩定,使投機資本的資金和換彙成本上升,投機資本不得不敗退離場。9月8日,9月合約價格升到8220點,8月底轉倉的投機資本隻得平倉退場,每張合約又要虧損4萬港幣。
至1999年8月底,當時購入的股票經計算,賬麵贏利約717億港元,增幅60.8%,恒生指數又回升至13500點。國際炒家損失慘重,香港特區政府入市大獲成功。
據報道,一心想在香港有所斬獲的索羅斯,在這場大戰中損失達到8億美元,麵對香港政府的救市行為,他隻得铩羽而歸。當然,這場驚心動魄的金融大戰,依然讓索羅斯的投資智慧顯露無遺。
讚美他善於把握機會也好,批評他興風作浪也罷,索羅斯都一笑了之。金融市場風起雲湧,孤膽英雄搏擊長空,是非功過,任由世人評說。他隻管繼續財富積累之路,做更多的事情,為自己,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