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在倫敦,由倫道夫指定的倫敦票務係統也處於混亂之中,員工控訴倫道夫經常突然闖入房間叫每個人離開,打私人電話。布蘭森意識到倫道夫不是經營新航空公司的合適人選,他選擇了將倫道夫挪到一邊。
解決了倫道夫的合夥人的問題,布蘭森的工作開展得非常迅速。在四五個月的時間內,他完成了開辦航空公司所需要的一切準備工作。剛接受培訓的乘務員們來到伍德斯托克的辦公室處理繁忙的話務;同波音公司的租約最終通過了,經過兩個月的談判,他們和維珍達成了交易。
如同當年創辦《學生》雜誌一樣,盡管困難重重,布蘭森依然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業,隻是這一次,他身邊少了位得力的助手。
臉皮最厚的“處女”
維珍公司的英文名為“Virgin”,翻譯成中文就是處女的意思。布蘭森作為維珍的創始人,他沒有半點羞澀,堪稱臉皮最厚的“處女”。
布蘭森沒有上過大學,因為創辦《學生》雜誌,他離開斯托學校之後就去了倫敦,追逐自己的夢想。他之所以能成功地讓那些名校畢業的MBA在他麵前閉嘴,就在於他敢於挑戰那些找不到競爭對手的巨型企業,他不會讓這些商業巨頭感到寂寞。
布蘭森從小就具有叛逆的性格,成為富豪之後他依然不拘一格、風趣灑脫,這些從其廣告創意中就可以看出來。
在英國首播的維珍集團電視廣告短片中,布蘭森在英吉利海峽的淺灘裸奔,然後雙手遮著下體跑回岸上,悠然自得;他還穿著三角短褲跟著名女星合拍維珍健力飲料的廣告片;為了給維珍手機做促銷宣傳,布蘭森同20位幾乎全裸的模特打著“所見即所得”的標語在倫敦街頭裸奔;他還打扮成哥薩克人,替維珍伏特加酒大搞宣傳;光著屁股穿著新娘的婚紗,被起重機從紐約貝塔斯曼大廈頂上吊起,落到時代廣場,以宣傳旗下的新嫁娘服飾公司;開著坦克駛入紐約時代廣場宣傳維珍唱片連鎖店進軍美國;飛到新德裏,騎著一頭白象到印度國會演講……
此外,布蘭森還具有作為維珍公司形象代言人的一切特征:他有一頭飄逸的長發,總是穿一身休閑服飾。他那談笑自若的不羈舉止,在業界精英西裝革履的統一裝扮中,顯得很獨特。他每次參加冒險活動,其實都是推廣維珍品牌的行為,無論是汽艇和熱氣球上的廣告,還是每次活動的命名,都將人們的眼光最終聚焦到維珍身上。一次次的冒險也符合“維珍”的品牌內涵: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開放、叛逆的性格。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次維珍品牌進行延伸時,布蘭森都會身體力行地進行一次獨特的營銷,那就是他不顧眾人眼光的作秀行為。
雖然經常麵對社會公眾和輿論的指責、批評、嘲笑和譏笑,但布蘭森依然我行我素。他穿著很普通的毛衣,笑得十分開心地出現在《泰晤士報》的頭版頭條上。隨著維珍的不斷成長,人們越來越喜歡布蘭森和他的品牌。在英國,維珍的品牌認知率達到了96%,而他本人在BBC 2001年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中,被評為最具啟發性人物第二名,甚至高於耶穌,英國人稱他為叛逆的布蘭森、嬉皮士布蘭森、冒失鬼布蘭森、冒險家布蘭森。這些榮譽和稱號,其實是對布蘭森各種看似狂放不羈行為的一種肯定。
布蘭森不喜歡人們說他是商人,他更像一位活躍在人們眼裏的廣告明星。他從未把自己當做企業英雄,但是他帶領維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他從未進過商學院,甚至討厭財務報表,卻成為商學院研究的案例。當然,人們會繼續猜測他的下一個驚世駭俗的行為,人們會關心後布蘭森時代維珍集團的走向。
盡管在商業上布蘭森一直背著“嬉皮士”的名號,在競爭中不斷拚殺,從事冒險活動時也將生死置之度外,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對家庭始終有一種無法替代的關愛。他總是說,家是生命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