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優化環境出效益(1 / 2)

經濟環境是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土壤,沒有良好的經濟環境,就不可能有中小企業的繁榮發展。經濟決定金融,金融反作用經濟。優化經濟環境、金融生態蘊涵著廣泛的現實意義。俗話說得好:“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橫峰縣通過打造金融生態綠洲,催生“鎖業集群”的案例,讓我們體味出良好的金融生態有益於“投資窪地”的個中三昧來。

3.1 種下梧桐引鳳凰

橫峰,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下轄9個鄉(鎮、場),人口21萬,麵積655平方公裏。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新崛起的一塊“鎖業集群”讓人感到驚歎!在橫峰縣興安工業園區1平方公裏的範圍內,短短一年多時間中,竟有25家製鎖企業在此集聚,有生產鎖胚的企業、有生產鑰匙的企業、有進行鎖表麵處理的企業、有裝配鎖的企業,還有與製鎖相關的冶金、印刷、包裝等相關企業,完整地製鎖產業鏈,覆蓋了整個製鎖業的生產流程,橫峰進而一躍成為江西省最大的鎖具生產基地。江西省委書記孟建柱和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新雄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鑄就橫峰“鎖業集群”的秘訣就在於:橫峰打造了引得鳳凰來的金融生態“綠洲”。

(1)換思路鑄產業強鏈

一方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一方巨大的無形資產,會給地方經濟帶來巨大商機和融資便利。橫峰縣是以農業為主,工業化程度很低的小縣,在大力推進工業強縣的進程中,招商引資工作有很大進展,新引入的中小企業不斷增加,但這些企業普遍存在行業集中度不高、規模偏小,難以形成產業競爭優勢的問題,銀行信貸投入的風險較大,“企業貸款難”與“銀行難放貸”的矛盾較為突出。麵對這一態勢,人民銀行橫峰縣支行敏銳地意識到:工業強縣事關縣域經濟發展大計,金融理應發揮主導作用,而改善金融生態,是找準經濟金融協調發展的結合點,提高銀企良性互動的關鍵。為了打造橫峰金融生態“綠洲”,人民銀行橫峰縣支行牽頭組織了金融生態建設調研小組,會同縣政府招商引資代表團赴浙江省浦江縣考察。浦江素稱“中國製鎖工業基地”,有600餘家鎖具生產企業,年產鎖10億把,產值20億元,全國市場占有率達60%,一把小小的掛鎖,竟做成了一個大產業。代表團在考察中進一步發現,當地製鎖產業受資源和結構調整的影響,企業產業轉移的意願強烈,唯一擔心的是轉移橫峰後的融資問題。對此,人民銀行橫峰縣支行深入企業、政府有關部門、金融機構、司法機關等單位開展調查,廣泛收集與金融生態環境相關的外延性指標、內生性指標和調節性指標,按照“客觀、科學、可比、實用”的評價原則,建立了《區域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指標體係》,采集轄內2000——2004年的數據,進行全麵的評價分析,形成了《橫峰縣金融生態環境分析報告》,對全縣金融生態環境現狀、問題進行了客觀、翔實的分析,提出了在全縣範圍內開展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建議,得到了縣委、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並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確立了“建立長三角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基地”的發展定位,製定了全縣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工作規劃,下發了《關於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促進全縣經濟金融協調發展的意見》,形成“政府主導、人行牽頭、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金融生態創建模式。“種下梧桐樹,為引鳳凰來。”橫峰縣打造金融生態“綠洲”的舉措,得到了前來橫峰考察的浙江企業“老總”們的高度認同,為推動製鎖產業向橫峰轉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搭平台聚八方合力

橫峰縣打造金融生態綠洲的主要做法是:搭四個平台,聚八方合力。人民銀行橫峰縣支行將拓展“窗口”指導平台,改善金融生態環境作為履行職能的核心工作,以此來促進經濟金融的協調發展。根據縣轄製鎖產業的發展狀況,人民銀行橫峰縣支行出台了《關於支持橫峰縣特色製鎖產業發展的金融指導意見》,要求金融機構正確理解、貫徹好“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及時向上級行報告縣轄製鎖業的發展情況,爭取政策支持,簡化貸款手續,提高辦事效率,滿足中小企業“短、頻、急”的資金需求,解決入駐企業開工後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同時,按季組織召開轄內金融機構貨幣信貸政策執行情況通報會,及時將貨幣政策執行監測情況反饋給各金融機構,采取對存有問題的金融機構進行提示等措施,強化基層央行的“窗口指導”,防止基層貨幣政策梗阻。2005年,縣轄金融機構累計對製鎖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2680萬元,基本上滿足了企業生產的合理資金需求。

為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與金融信用的對接,促進銀企良性互動,人民銀行橫峰縣支行向政府提出組建多元化、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信用擔保機構的建議,為政府所采納。組建的中小企業擔保機構資本金達800萬元,成為支持企業引進優勢項目、創新產品,連接銀企信用的紐帶和橋梁。2005-2006年6月期間,擔保機構累計為6戶製鎖企業辦理11筆擔保業務,擔保總額達到了600萬元,緩解了製鎖企業資金需求矛盾,至2006年上半年,獲得擔保貸款的6戶製鎖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1734萬元,實現銷售收入30556萬元,實現利潤412萬元,上繳稅金87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