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表明,發達國家的經濟興衰與中小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中小企業的發展能帶動大量人員就業是不爭的事實。因此,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是一枚硬幣的兩麵。江西省小額擔保貸款促進就業、支持創業的工作,不僅在全國勞動部門推進就業的工作中樹起了一麵旗幟,而且也創造性地解決了作為中小企業中的主體—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資金難題,真正實現多方共贏。
5.1 心若在與夢就在
“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辛辛苦苦度過半生,今夜重又走進風雨……”,2003年2月,由於企業經營不善,南昌土產公司職工張治中下崗回到家中,從那時起,愁雲就一直籠罩在他的臉上。如何維持以後的家庭生計,重新開辟屬於自己天地?這些成為張治中不得不直麵的難題。然而令他想象不到的是,政府扶助下崗職工再就業的政策春風很快在贛江兩岸吹起。憑借向南昌市洪都信用聯社申請的兩萬元下崗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再加上自籌資金,張治中的鴻星爾克運動鞋專賣店滿載著希望開業了。經過一年的辛勤經營,專賣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久違的笑容又重新寫在他的臉上。在江西,像張治中這樣直接受惠於小額擔保貸款優惠政策的下崗失業人員約4.42萬人,並由此帶動12.51萬其他下崗人員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就像一陣春風,給下崗職工帶來溫暖,重新鼓起他們心中的希望風帆。
(1)打造“江西模式”
就業乃民生之本。為幫助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2002年末國家出台了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如何貫徹落實好這項再就業優惠政策,成為擺在我們麵前的一項新課題。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從統一思想認識、健全工作機製、創新工作製度等方麵入手,積極探索適合省情的小額擔保貸款工作模式。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統一認識才能形成工作合力。經過努力,江西省各有關部門把小額擔保貸款工作作為密切黨群關係、推動全民創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轄內金融部門更是將其視為運用信貸杠杆、促進就業再就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小額擔保貸款是一項全新的信貸業務,健全工作機製是保持小額擔保貸款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江西省在遵循國家有關政策要求的基礎上,探索和加強了三項機製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的健康發展。
“創業培訓+小額貸款”的聯動機製。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之初,除麵臨資金問題外,還麵臨技能和信息等困難。針對這一問題,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主動加強與勞動等部門協調,共同推動建立創業培訓、項目開發和小額擔保貸款“三位一體”的模式,提高了下崗失業人員的創業成功率,也相應加強了貸款風險的防範。南昌市創業示範基地成為集創業培訓、項目展示、專家指導、技能鑒定為一體的國家級示範創業指導中心,誌願服務專家達52人。
貸款風險的協調防範機製。小額擔保貸款的商業化運作模式,決定其必須符合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原則,控製風險成為小額擔保貸款成功與否的關鍵。江西的小額擔保貸款曾在2003年出現過不良貸款冒頭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組織專人進行調研,並及時向省政府提出加強風險防範和逾期貸款清收的對策建議,得到省政府領導批示。同時,建立了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擔保中心、經辦銀行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的三級風險防範體係,具體從貸前審查、貸後檢查的勞動部門、經辦銀行和社會監督,以及反擔保等幾個環節加強風險防範,遏製不良貸款攀升。
基金存放與貸款發放掛鉤的正向激勵機製。2006年,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會同省勞動保障廳、財政廳,將省本級2006年企業基本養老保險金的當年新增存款與各金融機構小額擔保貸款的當年發放額掛鉤。此舉實施後,全省各經辦銀行不同程度地加大了貸款投放力度,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實際發放額實現了翻番。
“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是江西省有效貫徹落實國家再就業優惠政策的深切體會。國家多次出台調整了再就業優惠政策,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在及時研究、深刻領會、把握原則的基礎上,結合江西實際,會同有關部門及時出台具有前瞻性、務實性的實施意見。
2003年,在三部委下發《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將安置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培訓基地擴大為貸款扶持對象。
2004年,又在小額擔保貸款扶持對象、發放範圍、貸款額度、簡化貸款手續等方麵進行二次創新,貸款金額最高額度可達5萬元,貸款對象範圍擴大到高校畢業生、歸國留學生、退役軍人等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