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產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使經濟與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進而有力地策應著中部崛起的經濟戰略。經濟產業的梯度轉移,引發了新一輪的地域商機,人才流、物質流、資金流的戰略趨勢,帶來了“窪地效應”的持續繁榮。然而,所有這一切都導致了對生態環境需求的迅速增長。引得春風來,還需秀林茂。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加快工業園區建設,迫切需要金融業快速發展的支持,呼喚著金融業的大發展。
3.1 借得東風展翅飛
自從王勃的《滕王閣序》傳世,江西一直被人們譽為“人傑地靈”、“物華天寶”之地。然而,千百年來,人們在“六山二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紅土地上繁衍生息,始終走不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經濟習慣。直到新一屆江西省委、省政府確立了大開放的主戰略,借來沿海發達地區發展之東風,她所特有的“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的地緣優勢方才顯現,成為省內外競相投資設廠的一方熱土。
有一組數據可以注解今日江西紅土地發展的迅速:“十五”期間,江西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6%,為曆次五年計劃中增長最快的時期;人均生產總值由2000年的586美元增加到1140美元,五年翻一番;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75.7億美元,超過此前20年的總和;引進合同外資超1000萬美元的大項目增長13倍,具有世界500強投資背景的項目達21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出口總量占全省出口總量近1/3.從一個個不斷攀升的數字中,從一片片現代化的廠房中,從贛鄱大地發生的巨大變化中,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招商引資的裂變能量。當人們驚喜之餘,不會忘記為之作出了重要和特殊貢獻的金融部門。
經濟發展,金融先行。近年來,全省金融部門在加強金融服務,促進全省招商引資工作方麵做出了積極努力,在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實現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的雄渾樂章中,寫下了一串動聽的音符。
(1)撬動開放型經濟
外彙作為一種金融資源,與開放型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隨著大開放戰略嘹亮的號角吹響,江西進出口企業也越來越強烈地企盼,甚至渴望國家外彙管理部門能夠從外彙管理、外彙服務、外彙金融秩序、投資環境等方麵,為其跨越式發展提供一個不可或缺、強勁有力的“支點”。
然而,該如何建立並提供這個“支點”呢?外彙管理局江西分局把工作著眼點緊緊扣在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戰略之上,鼓勵國內外投資者參與國有企業重組改造和產業優化升級,以重點外資項目為載體,提高骨幹企業綜合競爭能力,通過提升各類開發區服務與開放功能來增強招商引資能力,強化企業特別是“三資”企業的外貿出口主體作用,鼓勵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
為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外彙管理局江西分局改進和簡化了外商投資審批程序,進一步放寬了外國投資者在開立專用外彙賬戶、出資許可範圍、辦理外彙登記等方麵的限製;並積極向總局申請在毗鄰浙江、福建的上饒、撫州的關口縣設立了縣級支局,為江西省吸引外資贏得先機。
為方便外商投資企業辦理進出口核銷業務,外彙管理局江西分局及時開發了外資外彙驗資詢證管理係統,提高了外商投資企業進資驗資的效率。對重點企業出口大戶實施“重點推進”戰略,放寬了其資格審核條件,並將審批權限下發至各市中心支局;同時,根據政策調整情況,及時修訂了《外彙指定銀行外商投資項下資本金結彙業務操作指南》,為進出口企業利用外資結彙和境外投資用彙提供了更多便利,有效地推動了江西省開放型經濟的發展。2006年6月,九江出口加工區正式封關運行並通過驗收,標誌著我省開放型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為支持該出口加工區順利通過封關驗收,外彙管理局江西分局及時修改並印發了《九江市出口加工區外彙管理實施細則》,提出“區內企業經常項目結彙免外彙部門審批”等多項優惠措施,為區內企業經營提供更大的便利。
外彙管理政策性強。為了廣泛宣傳外彙管理政策法規,增強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的外彙守法意識,營造外彙市場的良好環境,外彙管理局江西省分局不僅將各種外彙業務辦理流程、辦理指南以及有關政策法規張貼在營業窗口,提高政策的透明度;還多次采取召開政策宣講會、銀企座談會、業務培訓會等形式,加大外彙管理法規的宣傳力度。同時,主動加強與外經貿主管部門、工商、稅務、海關等部門的聯係與溝通,密切部門之間的合作,使全省的區位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
(2)資金窪地的效應
招商項目的引入,需要信貸資金的配套支持。早在2002年初,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就為策應省委、省政府“以大開放為主戰略”的戰略目標,專門組織精幹力量深入展開調研,並在深刻分析了江西經濟落後的思想根源和經濟因素之後,提出了采取積極的信貸政策,切實增加有效信貸投入的政策建議,並在全省舉辦以“積極增加有效信貸投入,促進江西開放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金融論壇,使增加有效信貸投入成為全省金融部門的共識。不久,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又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支持和促進江西經濟發展的信貸政策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了總體要求,並詳細列舉出7項信貸支持重點,同時給出了5點風險提示。《指導意見》中肯且可操作性強,成為支持江西經濟崛起的一項重要的金融文件。
在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紮實細致的“窗口指導”下,全省金融部門加大了對江西開放型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建立了適合外經貿企業經營特點的信用評級方法和貸款審批製度,積極開發企業出口退稅賬戶托管貸款和商業性出口信貸業務,增加了試辦專利權、應收款權利質押貸款等貸款種類。據不完全統計,“十五”期間,全省金融機構累計發放中長期貸款4598億元,重點支持能源、公路、鐵路、電信等基礎建設領域。2005-2006年間,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會同有關部門通過搭建銀企融資平台,有效地促進了銀企之間的合作,在連續舉辦的兩次全省銀企融資洽談會上,共達成合作意向貸款達837.51億元。2006年1-9月,全省金融機構新增貸款448.54億元,同比多增117.66億元,尤其是向園區企業、引資企業發放貸款明顯增多,使園區企業的資金供給得到明顯改善。“十五”期間,在江西招商引資的熱潮中,金融部門配套貸款和票據融資支持近萬億元。
巨額的信貸投入,有力地支持了江西基礎設施的改善,為招商引資創造了良好的基礎環境。在信貸資金的帶動下,全省開放型經濟取得重大突破。“十五”期間,全省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33.5%,外貿出口年均增長15.3%,外貿依存度由5%提高到8%。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