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在一次慶功會上,有人對此不以為然。哥倫布並不申辯,問誰能把雞蛋在桌上立起來,但沒有人能夠成功。這時他拿起雞蛋輕輕在桌上一磕,雞蛋穩穩地立了起來。有人說這誰不會呢,哥倫布笑笑說:“問題是誰也沒有在我之前想到這樣做!”他的話蘊含著豐富的創新哲理。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企業缺少足夠的抵押資產,存在較高的經營風險,使得銀行加強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存在天然的困難。如何破解這一問題,讓銀企雙贏的“雞蛋”成功立起來?中國農業銀行新餘市分行加強風險防範、餘江縣微型軸有限公司突破融資瓶頸以及泰和縣玉華水泥有限公司恪守信用的實踐,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有益的啟示。
2.1 防範風險促“雙贏”
2004年,農業發展銀行業務範圍拓展的“一夜春風”,催開了大地的“萬樹梨花”。
彈指兩年,農業發展銀行新餘市分行通過加強信貸管理,在有效控製信貸風險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使新餘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新餘經濟開發區內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餘市百樂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樂公司)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銀企攜手天地寬
1993年,一家不起眼的小企業新餘市百樂大米加工廠悄然成立,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當時占地麵積30畝,年加工能力5萬噸,員工60多人的作坊式大米加工廠,在激烈的競爭中不但沒有銷聲匿跡,反而成長為新餘市目前規模最大的以糧食收購、加工、銷售為主要經營業務的股份製民營企業,現已更名為新餘市百樂工貿有限公司,擁有員工200多人,占地麵積160畝,年加工能力17萬噸,倉儲容量5000萬公斤的現代化大米綜合加工企業;成長為江西省糧食加工行業中生產規模和產銷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同行業前列的糧食加工企業之一。那麼,到底是什麼使企業完成這樣的巨變?
2004年以前,百樂公司的生產規模一直停滯不前,難以進一步發展和提高,企業遇到了發展的瓶頸。糧食加工企業利潤低,競爭對手多,要想取得競爭的優勢,必須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擴大生產的規模。2004年,百樂公司多方籌集資金4000萬元在新餘經濟技術開發區征地160畝,新建百樂工業園。然而在一期年產6萬噸優質大米生產線竣工投產之際,企業流動資金就出現了短缺,百樂公司麵臨無米下鍋的境地。看著嶄新的生產線閑置在那裏,企業的管理者急得吃不香、睡不好。幸運的是,隨著農業發展銀行業務範圍擴大政策的落實,農業發展銀行新餘市支行在完善信貸機製的基礎上,開始向百樂公司伸出橄欖枝,當年即發放貸款2370萬元,並不斷加大信貸扶持力度,有效地解決了其生產經營活動中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正是在農業發展銀行新餘市支行行的不斷支持下,“醜小鴨”終於變成“白天鵝”。目前百樂公司生產的產品在本地市場占有率達60%以上,省內市場已輻射到南昌、宜春、吉安、贛州等地區,外省市場也在進一步擴大,在廣東的廣州、東莞、浙江的溫州等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公司生產的“百樂”牌大米先後獲得“江西省名牌產品”、“江西省著名商標”等稱號,通過了綠色食品A級認證和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QS認證,獲得了國家免檢產品、江西省放心糧油資格。
(2)多管齊下防風險
農業發展銀行業務範圍擴大,使得作為支持糧食企業發揮購銷主渠道作用的農業發展銀行,既要承擔政策性收購資金供應和管理職能,又要擔負商業性收購資金供應和管理任務,執行政策和防範風險的矛盾十分突出。但農業發展銀行新餘市支行行在貸款發放的實踐中,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風險防範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信貸方式,變間接為直接。以前,農業發展銀行新餘市支行行隻能向渝水區收儲公司發放糧食收購貸款,百樂公司再以為收儲公司加工原料的方式間接獲得信貸支持。但是,這種以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為“中轉”的間接信貸方式,既給加工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不便,也給農業發展銀行的信貸監管和貸款風險防範增加了難度。為了更好地支持百樂公司發展,農業發展銀行新餘市運行積極支持企業健全經營管理體製,並直接向企業發放貸款,將過去的間接信貸支持方式轉變為直接信貸支持。
-信貸管理,變刻板為靈活。糧食加工企業資金需求有其特殊性,農業發展銀行新餘市支行在貸款審批方式上根據企業貸款申請,結合當年購銷數量、價格的預測,采取一次性審批貸款投放數額、根據實際收購進度分期核貸的方式,保證收購資金及時足額的供應。對已發放的貸款實行期限管理,在發放貸款時,根據企業不同類型的貸款需求及擔保方式,確定不同的貸款期限。企業貨款回籠後,根據企業要求周轉使用,待到期後再收回貸款。合理的貸款期限保證了貸款與企業資金流動變化和季節性規律相適應,靈活的信貸管理有效地降低了信貸風險。
-信貸服務,變共性為個性。考慮到加工企業的特殊性,農業發展銀行新餘市支行自始至終指定專人負責對企業的監管和服務,有效地組織企業與銀行之間的業務流程,把客戶需求和銀行信貸管理要求和服務有效地結合起來,對企業的產、購、銷存實行全程監控,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信貸員及時地掌握企業庫存增減和現金流變化情況,結合企業加工消耗和銷售情況,按月分析貸款和物資變動的總體趨勢。同時,全程監控企業財務活動和現金流變化,監督企業到期按時歸還貸款。在完善監控的同時,他們還努力找準金融服務的切入點。信貸員從價格這一市場主導因素入手,加強了糧油市場分析,及時向企業提供國內外糧油市場價格和供求信息,幫助企業準確測算經營盈虧平衡點。此外,他們寓信貸管理於服務之中,切實加強了信貸監管,嚴格程序,規範操作。堅持貸款投放環節的報賬製,並通過延伸結算資金的監管鏈條,督促企業及時將銷貨款回籠歸行,嚴格防範和控製結算風險,保證信貸資金安全。
-防範風險,變被動為主動。2005年7月,新餘市政府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江西省分行簽署了“農業政策性金融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在2005年-2007年的三年內,省農業發展銀行將為新餘市提供30億元政府信用額度的融資服務,由市財政按實際發放貸款5%交存風險準備金。農業發展銀行新餘市支行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在2005年向百樂公司發放框架協議貸款2000萬元,隨即市財政局在該行存入風險準備金600萬元。此外,他們與新餘市中小企業擔保中心保持了密切的合作,新餘市中小企業擔保中心現有擔保基金2000萬元。2006年3月,中小企業擔保中心劃歸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後,市政府再次將3.37萬平方米的優質臨街店麵劃撥給擔保中心,農業發展銀行新餘市支行與中小企業擔保中心商議:以國有資產店麵擔保的按70%發放貸款,以擔保基金擔保的按1:7比例發放貸款。2006年8月,農業發展銀行新餘市支行擁有市擔保中心提供擔保的6100萬元房產證,250萬擔保基金,有效地防範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