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財務的漏洞(2)(2 / 3)

周轉率越高(周轉天數越短),說明應收賬款回收得越快。

2.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

該指標是衡量和評價公司購貨存貨投入生產、銷售收回等各環節管理狀況的綜合性指標,是指年度內存貨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用時間表示又稱為存貨周轉天數。

一般來說,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周轉次數越多,存貨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公司經營效率越高。提高存貨周轉率可以提高公司資產的變現能力。存貨周轉速度越慢則變現能力越差,表明公司采購過量或產品積壓。

3.總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該項指標反映資產總額的周轉速度,周轉速度越快,反映銷售能力越強。

社會貢獻能力指標

1.社會貢獻率

社會貢獻率=公司社會貢獻總額÷平均總資產×100%

該指標是衡量公司運用全部資產為國家或社會創造價值的能力。

公司社會貢獻總額是公司為國家或社會創造的價值總額,包括工資(含獎金等工資性收入)、勞保退休統籌及其社會福利支出、利息支出淨額、稅金、淨利潤等。

2.社會積累率

社會貢獻率=公司社會貢獻總額÷平均總資產×100%

該指標是衡量公司社會貢獻總額中多少用於上交國家財政。

上交國家財政主要是指各種稅收。

善意提醒:多和“賬房先生”溝通,時刻清楚自己兜裏還有多少銀兩。

漏洞4:脫離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

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壯大都離不開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

本節的重點就是深入闡述麥當勞公司如此龐大的特許組織和營業數字的情況下是如何做好財務管理工作的。

財務管理是任何一家公司管理策略中的一大重點,麥當勞在這方麵也有自己獨特、有效的管理方法:

1.在如何解決擴張資金方麵,麥當勞采取了各種措施

麥當勞公司要發展,不僅要解決連鎖發展的選址問題,而且還要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1956年,麥當勞公司的賬麵資金數量居然是個負數,直到1958年淨收入也隻有2萬美元。

這一點點錢夠做什麼呢?這一點資產又怎麼能夠讓銀行放心地給它貸款?常言道:“銀行隻肯把錢借給不需要錢的人,而把錢借給需要錢的人,本身就是一種冒險。而銀行是不願意冒這種險的。”

在資金緊張的時候,克洛克又提出了增加50個新餐館的新計劃,這需要數百萬美元的貸款。為了搞到錢,索納本使出了“誘之以利,願者上鉤”的招術。他派出手下的精幹人員,穿戴整齊,西裝革履,來到小鎮上的小銀行中,開口就是要見銀行總裁。一見麵就提出要貸款,當時房地產貸款的一般利率為5%,而麥當勞的代表一開口就說給7%,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若是銀行老板還不放心,麥當勞就把所有餐館的存款都存入這家銀行。

這一招果然奏效。一些小銀行很爽快地答應了貸款。依靠這些貸款,麥當勞到1960年在全美各地已有228家餐館。麥當勞的資產不斷增加,信用也隨之增強,麥當勞開始向大銀行貸款。向大銀行貸款需要出示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但麥當勞當時的資產負債表還是難以示人的。

由馬丁諾推薦,索納本請來了曾經在美國聯邦稅務局工作的波以蘭,擔任麥當勞公司的律師兼會計師。波以蘭對聯邦稅務局評估房地產的方法有很充分的了解。他采用了新記賬方法對麥當勞公司進行了新的估價。

首先,波以蘭按照聯邦稅務局在認定向繼承人收取繼承稅時把“未來價值”一道計入的方法,把麥當勞的房地產租賃的未來收入放在現在來計算,同時將房地產的增值潛力一並記入賬內。當時法定的會計原則不承認這種記賬方法。但是,波以蘭證明了聯邦稅務局就是這樣計算並記賬的,因此說服了其他會計師。麥當勞公司1960年賬目上的資產立刻憑空多出了1240萬美元資產,是前一年的4倍。

此外,波以蘭在賬目上還增加了一個叫做“未兌現資產評估增值”的項目。這個項目使麥當勞公司的資產又增加了580萬美元。當然,這個項目並不是憑空捏造的,實際上麥當勞公司到1959年營業額已高達1000萬美元。但是,由於公司的發展速度很快,開發費用相當高,因此淨收入隻有1.2萬美元。

在波以蘭看來,按照公認的法定會計原則,開發費用在開始使用時就要記賬,以開銷衝賬。同時,假設我沒有收入,我就沒有辦法開銷衝賬,這樣可以先不抵除支出。麥當勞投資一家新餐館的房地產,到新餐館的開張、投入經營,最少需要9個月的時間才會有收入。沒有收入就沒有辦法抵賬。因此,開發費用應當從投資之日算起,9個月以後才開始衝賬。按照同樣的道理,新餐館尚未開張,它的支出屬於建築時期。因此這筆支出就可以被分攤到今後20年的賬麵上去。經過波以蘭這樣的記賬方法,麥當勞公司的賬麵上的淨收入就不是1.2萬美元,而是18.9萬美元,多出了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