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中國有開展商務安全調查的基礎,商務安全調查也會成為帶來就業機會的新行業。由於新聞媒體和自身的原因,1993年“禁令”頒布後,一批商務安全調查機構在風光了一段時間之後便沒了音信。而一直恪守原則,默默耕耘的商務安全調查機構卻脫穎而出,為減少經濟糾紛和欺詐犯罪行為與事件的發生,為社會的穩定做出了貢獻。
對付“誘人的陷阱”的最好辦法是從觀念上轉變。無論承認與否,在經濟交往中重視商務安全調查,有百利而無一害。
隨著競爭加劇,商務安全調查越來越普及。“護花使者”不僅限於事發之後的調查,更重要的在於對被保護者的教育與培養,使被保護者逐漸增強風險防範意識,並貫徹落實到管理經營活動中,讓企業變被動防範為主動防範。把事發後的調查變為事發前的調查,使企業經營風險減少到最低限度,也使其調查難度降低到最小程度,一旦出險,也較易處理,迅速平息。
2.資信調查工作在整個商務安全調查工作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1)資信調查及其內容
資信調查,一般指受委托人委托,通過合法的渠道與手段,在有效的時間內把調查對象的相關信息、資料,特別是有關信用的情況,並將此寫成報告,提供給委托人,使其在與被調查對象進行交易前獲得有關信息,減少經營風險。
資信調查是有償的,一般視情況複雜程度,調查所需的有效工作時間而計時收費,對於工作量較大的特殊案例,采取協議收費的辦法。
調查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企業概要。它包括被查企業的名稱、地址、電話、傳真、成立日期、公司性質、業務範圍、主要負責人姓名、雇用人數、注冊資本、實收資本,等等。這些信息能使你盡快了解該企業的大致情況。
(2)企業背景。它包括企業的性質、曆史、隸屬關係、業務範圍、股東資料、主要負責人簡曆、特別事件等。
對於不同性質的企業,應製定不同的信用政策。
從企業曆史可以知道其以往的經營狀況,並據此預測其發展前景。跟曆史悠久的企業做交易風險會小些。
如果被調查方隸屬於某大集團,那麼該公司遇到困難時可能會得到大集團的支持,與這類公司做交易會保險些。
通過在冊登記的業務範圍可知道對方目前經營的業務是否超出其登記的範圍。
通過調查股東資料可了解企業為何人擁有,各股東持股數額。
對於獨資和合夥企業,了解其股東及主要負責人的簡曆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他們的品行、學識、能力、經驗對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
在專業谘詢機構的資信調查報告中,特別事件反映的是對被查企業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包括企業產權的變動、企業地址、名稱的變化、企業破產、停業、違法行為、火災及其他災情等方麵的情況。
(3)經營狀況。在雙方進行交易之前了解對方的經營狀況非常重要,根據對方的經營狀況可以估計其獲利能力有多大。此部分可幫助了解對方經營哪些行業和項目、其營運情況怎樣、企業規模及辦公條件如何,企業經營所在的地理位置等。
(4)付款記錄。了解對方在以往交易中的付款方式及所得到的最高信用額和信用期,從而反映它跟其他客戶交易的付款及資金流動情況。結合財務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如果所有的跡象表明對方有能力及時支付到期的債務,且實際上過去也是及時支付的,那麼對該企業就應抱有信心,否則應謹慎從事。
(5)公共記錄。在專業性的資信調查報告中,此部分通常所反映的是被調查企業在政府有關部門登記的財產、賦稅抵押、被訴訟、判決等記錄。
(6)財務狀況。獲取被調查企業的財務資料,包括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通過分析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而了解企業的財務安全程度、資金周轉能力及獲利能力等等。
(7)銀行往來。了解對方的往來銀行及其在往來銀行的賬戶情況,如開戶日期,資金往來情況,平均存款餘額及銀行給其授信額度及評價。
(2)資信調查的方法和渠道
與新合作者進行第一次交易時,需要從多渠道、多方麵了解對方的情況。對國內的合作者調查起來容易些,對於國外的合作者就需要委托專門機構去調查。
(1)自行調查。可以要求客戶提交合法的商業注冊資料及其他足以說明其資金、信用狀況等的資料。但這種調查的缺點是對方往往會隱瞞自己的短處。
(2)通過往來銀行調查。如通過中國銀行及其海外分支機構、代表處或代理行,可了解被調查對象的賬戶等方麵狀況,這是一條重要的途徑。
(3)通過專業資信調查機構調查。如世界著名的資信調查機構——美國鄧白氏公司等,它們能較為全麵和客觀地反映被調查企業的資信情況。中國銀行已跟它們建立了友好的谘詢代理關係,國內企業可以通過中國銀行委托他們調查海外資信調查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