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課在高職教學中的教學模式
教育論叢
作者:李豔豔
摘 要:高職院校教學中,鋼琴課是比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使他們掌握基本的感情演奏方法,以及對音樂著作的藝術鑒賞能力,教師在向學生講授鋼琴知識的過程中,一方麵是要向學生灌輸鋼琴彈奏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鍛煉學生的鋼琴演奏方法,讓他們熟練地彈奏曲目,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技能,本文針對高職教學中的鋼琴課的教學模式展開探討,分析了如何展開對鋼琴課的科學教學。
關鍵詞:鋼琴課;高職教學;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李豔豔(1984.10-),籍貫:洛陽。工作單位:河南省濟源市濟源職業技術學院表演藝術係,研究方向:鋼琴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01
為了更好地適應現代教育,在高職教育階段設置了鋼琴課程,力圖通過這一課程來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使他們形成堅實的音樂基礎知識,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鋼琴彈奏方法,學生在掌握方法之後就能夠自覺地養成練習的好習慣,學生不斷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自身的鋼琴彈奏質量,培養他們的藝術獎賞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規範學生的練琴方法
第一,保持正確的坐姿。鋼琴練習也是學習的一種,要想學習好,首先要保持正確的坐姿。科學的鋼琴彈奏姿勢為:身體直立,上身前傾,兩腳落地,前後分布,肩膀與手臂要盡量放鬆,手腕要保持在一定的高度,與手平行,雙手輕鬆地置於琴鍵上,手指的各個關節要突顯出來。在練習的過程中,一旦出現身體的某一個部分不適的疲憊感,就要立即停止練習,在對自己的姿勢進行調整以後再練習。
第二,科學地慢練方法。由於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第一次接觸鋼琴練習,一開始會有諸多的不適應,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這一現實情況,運用慢練方法鍛煉學生循序漸進逐漸練習,這才是提高鋼琴彈奏水平的最科學的方法,一些學生在隻能準確地彈奏出一首曲目的音符的時候,就加速度練習,手指在琴鍵上飛舞,這樣不僅不能提高彈奏質量也無法深刻理解曲目中所表達的思想與感情,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慢練,學生逐漸掌握了觸鍵位置以及彈奏中的手型變化,這樣才能確保發音的準確,進而體會音樂的風格特征。
科學地慢練能夠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專心欣賞音樂旋律中的韻味,還能夠對音樂的節拍、調性以及調式準確地加以分析,控製與掌握音調與音色的變化。這樣的練習方法往往能夠更好地使學生體會曲目中的情調,達到有效地練習效果。
第三,科學的力度練習方法。為了減少學生練習的強度以及學生的練琴疲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通過力度練習方法進行練習。經過時間證明,這是一種十分有效的鋼琴練習法,在一些音樂作品表演比賽中常常會出現渲染氣氛,節奏感非常強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