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攻易京裝模作樣 公孫瓚不理政事(1 / 3)

第四十二回 攻易京裝模作樣 公孫瓚不理政事

平時張遼一般隨葉寬、陶軍一起巡視各處,與白馬義從一夥人關係融洽,眾人經平時一起訓練了解張遼不凡的身手,俱各對其顯出尊敬之色。

奇怪的是自張遼來後的幾天袁軍隻發起了幾次短暫的攻擊,攻得並不激烈,很多時候看上去就似是做做樣子。

張遼這一次站在城牆瞭望袁軍攻城,隻聽得三聲炮響,一支“張”字大旗便迎麵衝來,張郃立於門旗之下指揮眾軍攻城,眾袁兵手執盾牌、利刀、雲梯如潮水般湧上前來,過了護城河,眾兵丁如螻蟻般搭上雲梯衝上城來。

無一刻,第一批攻城袁兵被打落城來,張郃並無甚表示,隻命眾兵於城下呐喊,教投石機投來石塊撞擊城門,眾軍齊齊擂起鼓點,人聲吵鬧,旌旗攢動。

一連幾天都是如此,張遼看了幾天忽然醒悟,隻因自己經常統兵,心明統兵之道,如果真的是要攻城不可能隻是如此鼓噪,隻派小量軍兵過來形同送死一般的攻打城池。

張遼指著衝過來的一小股袁軍對葉寬道“葉寬你且看來,這批袁軍隻是詐作衝鋒,到得城牆前便又退回去,你看,你看,那個偏將甚至連護城河都尚未過便向後退,根本毫無戰意。”

“哈哈哈,這是我軍準備工夫充足,早準備好弓箭、沸水、石塊、檑木甚至滾油,袁軍當然不敢衝前啦!”葉寬指著袁軍哈哈大笑。

“不是這樣的,以我統軍經驗,不可能如此驅軍攻城,張郃不是這樣的庸才。”

“他們這是在送死!哈哈哈!”

“對呀,他們這樣飛蛾撲火般的小量隊伍衝上來隻是在送死,根本達不到攻城的效果,他們想幹什麼呢?”

葉寬聽得張遼如此說,一下子停住了笑聲,定定望著張遼說:“你是說他們有陰謀?”

張遼望著葉寬雙眼,堅定地點點頭,深邃的眼睛裏麵傳遞出一絲不安。

“呀!是,是要幹什麼呢?”葉寬心頭也開始不安起來,兩手不住地搓著城牆上的青色磚頭。

張遼搖了搖頭道:“我也不知道他們想幹什麼,隻是以我多年的戰鬥經驗,我確信的是,袁軍準備動手了,而且一定是一次大規模的行動!”

“哦?”陶軍在旁邊聽得心內有點緊張,插口對葉寬說:“那,那我們要立即稟報主公知道此事,他會作出合理的安排。”

陶軍跟隨公孫瓚多年,以前是公孫瓚的親隨,對公孫瓚忠心耿耿,隻是現在公孫瓚變得性情古怪,沒讓他終日跟在一起。

“也好,我們去稟報主公,文遠兄,你也一起去吧。”葉寬點點頭,並對張遼示意一起前去。

張遼本不想去見公孫瓚那個老匹夫,但想想情勢危急還是去研究一下軍情為妙,便跟二人一起向易京樓走去。

白馬義從直屬公孫瓚管理,並不受田楷調度,故此張遼他們直接找公孫瓚彙報軍情,想不到的是他們此去,令張遼明白了一個結果,這個結果便是---公孫瓚必亡。

到得易京樓前,葉寬在樓前大聲通報名字,半天不見有人開門,正納悶間,隻聽背後有人發出一聲歎息,張遼回頭視之,原來是長吏關靖。

關靖長歎一聲,有氣無力地對葉寬道:“你們就算叫破喉嚨都不會有人開門讓你們進入了!”

“為何如此?是主公有事麼?”葉寬奇道。

“主公無事,隻是不許你我進入。”

“我們乃白馬義從如何會加害主公?怎麼不許我們進入?”

關靖麵上露出一絲譏笑道:“汝若是7歲小兒便可進入易京樓,汝7歲麼?”

葉寬聽了關靖所言,劍眉即時倒豎,怒道:“關靖!汝何說此笑話,我等有緊急軍情稟報主公,哪裏有時間與你說笑!”

“笑話?哈哈哈,笑話,我也希望這隻是一個笑話,......”關靖收斂笑容,頓了一頓,無奈地道:“主公有命,7歲以上的男人不得進入易京樓,樓上隻有專侍姬妾等人,有些不能不來的文職官員,用繩索提上來,再用繩索放下去,城內存糧30萬斛,樓上存糧足夠其食用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