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書記”的葬禮(2 / 3)

吳協東的小女兒吳芳顯得較成熟。2012年當選江陰市副市長後,她嫻熟地處理了外界的種種爭論。吳家子女中,走出華西的僅此一例。即使在整個華西村,她也算是特例。吳芳的丈夫李慶則留在了村裏,擔任華西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華西村投資億元興辦的航空公司正由他掌控。吳協東的大女兒、大女婿,都留在了村裏,都是華西村的副書記:吳潔分管教育,是華西實驗學校黨委書記;女婿孫雲南擔任華西村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企業)董事長。

整場葬禮中,老書記的三子吳協平都不顯眼。他常被說成是4個兒子中最“調皮”的一個。多年以前,人們常用他被父親貶去廚房洗碗的故事(僅僅因為他管理下的華西村賓館使用劣質醬油),證明吳仁寶的嚴於律己。他現在是華西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在四兄弟中第一個退出副書記序列。

吳協平的家庭和他一樣不顯眼,一兒一女都未進入村黨委常委名單。這在四子一女、五個家庭中別無他例。

吳鳳英是吳仁寶的獨女。她和丈夫繆洪達都任華西村黨委常委。她的女兒分管華西村黨務、博物館;女婿更被委以重任,負責華西村未來的四大發展方向之一:海洋工程。

如果從穹頂上俯瞰,平時僅容納數百坐席的禮堂裏,千餘人排列如兵團。按照事先布置,重要領導、外來領導、無錫市、江陰市領導、江陰機關幹部共436人,依次占據主席台前方最中央的位置;吳仁寶一生結下善緣無數,343位友好單位代表站在禮堂北側,100位親屬、100位華西村班子成員和150位華士鎮代表則站在禮堂南側。18位吳家人和重要領導站在同一區域。東、德、平、恩,吳仁寶用四個兒子的名字紀念共和國的偉人們;現在,他們的家庭占據了華西村黨委將近一半的書記、副書記職位,在這個黨、村、企合一的村莊,把握著整個華西村的經濟命脈。

華西村黨委副書記孫海燕對此專門解釋:“關鍵是,這些人是不是真的有才,能給華西村做貢獻。”

華西村長期的觀察者、複旦大學教授周怡則曾提出,這種方式與市場經濟中的私有家族企業相仿,在華西村集體企業的經濟起飛中起支柱作用。

一個時代的終結

“很多人說老書記去世意味著華西村告別‘吳仁寶時代’,父親用畢生奮鬥鍛造出的‘吳仁寶精神’永遠不會結束。”

吳家力求後事從簡,但湧來的各路人馬似乎已使它足夠隆重。

追悼會前一天,一位華西中心村村民對記者表示,村裏每戶人家都將得到一個入場名額;但他很快接到電話,因來賓太多,計劃有變。

擁擠並不隻出現在追悼會現場。得知老書記逝世當晚,百餘村民就自發聚集到其家門口,等待分配任務。次日上午,打了幾個彎的吊唁隊伍充塞了村裏的長廊——老書記早年修起這四通八達的長廊,希望村民間串門從此不再擔心雨雪——人們要排兩個半小時的隊才能來到老書記遺體前行禮。村民、親屬臨時充當起秩序維護者,沿著隊伍邊走邊喊,“靠右邊站好了”,留出左側通道給重要賓客直接通過。

追悼會前的3天裏,共計2萬餘人來吊唁,治喪委員會收到了1萬多個花圈,擺滿長廊兩側,致哀者五花八門,既有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等知名人物,也有北京市烹飪協會等各色單位。華西村內,多家個體店鋪臨時改行賣起了花圈。

上一次鮮花大賣或許要追溯到2年前的華西村50年慶典。那是華西村發展曆程中的高潮,龍希大酒店為此開業,三根巨柱托起的碩大金球從此在358米的高空中煥發光彩,用1噸金子鑄成的世界第一金牛開始迎客,樓頂盤旋的直升機向全世界展示耀眼的財富。

華西村用那場盛典總結老書記的成功,其中積累的種種經驗也被運用到現在——一個時代的終結。

如今,吳仁寶已經走到了人生盡頭。3月16日,老人在子女們的攙扶下稍微坐起,戴著氧氣麵罩留下了“開會”和“現在開始,不要來翻花樣了”這兩句話後,就再也不能發出任何聲音。後事的準備從那時就已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