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火星,億萬富翁的下一站(2 / 2)

那麼蒂托的火星計劃可行度到底有多高?

首先,此次“往返”之旅至少耗時500多天,目前的載人航天技術是否能做到這一點?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飛船擺脫地球引力所需的能量要超出從地球飛往火星消耗的燃料。

然而500多天的太空飛行中,最受考驗的還是搭乘飛船的宇航員,長期的失重會導致他們身體和精神上出現各種異常反應,不可預知的強烈太空輻射也可能給宇航員的身體造成諸多未知的威脅。此外,如果是兩人同行,在漫長的太空旅程中,他們的關係也將受到嚴重考驗,因為在密閉的狹小空間裏相處,任何小的不和都可能引發巨大矛盾。如果其中一人突發健康狀況,另一人如何處置也將遭遇難題。

也有科學家猜測,蒂托本人是更合適的人選。因為輻射對於已經72歲高齡的他,造成的影響要遠低於年輕人受到的長期健康威脅。不過,對於自己是否將再次“出馬”,蒂托本人未作表態。

雖然挑戰艱巨,民間的努力至少打開了更多希望的天窗。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太空政策中心前主任約翰·羅格頓說,正如十多年前蒂托將成為首位自費太空遊客時,幾乎所有的聲音都是反對;此次對於極富挑戰的火星計劃,各種質疑依然不斷,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這完全不可行。

民間力量引領太空探索複興

“如果普通人都能感受太空的美,如果藝術家,有創造力的人能上太空,這或許能給我們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用蒂托自己的話說,他的執著不僅為實現兒時的夢,更是為了傳達“人人都能上太空”的理念。

美國太空探險公司總裁湯姆·雪萊指出,蒂托的確是私人太空之旅的開路者,自他之後開辟了一個私人前往太空旅遊的市場。從此,遨遊太空就不再是各國官方派遣宇航員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富豪不惜重金投資各種各樣的私人航天項目,太空旅行的成本正變得愈發低廉,掀起了新一輪太空開發熱。這些太空發燒友們也被媒體稱為“太空牛仔”。

英國維珍集團老板、億萬富翁理查德·布蘭森或許是其中最“高調”一位。2008年,布蘭森資助的科學家們研製出了太空船,命名為“太空船二號”。維珍銀河公司還與NASA達成一筆價值450萬美元的合同,將太空船租給NASA用於三次研究性飛行。2011年10月,布蘭森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沙漠地區耗資2億美元打造的全球首個商業太空港竣工,他預計,在航線推出的12年內,將有10萬人乘坐維珍航天的太空航線,一睹宇宙真貌。63歲的布蘭森則打算在今年帶著子女同遊太空。

“寶刀未老”的還有美國旅館業大亨,67歲的羅伯特·比奇洛,這位經營連鎖旅館發家的富豪夢想開設“太空旅館”。他投資建造的“太空旅館”二號試驗艙——“創始二號”在2007年發射升空。下一步則是實驗載人太空艙。比奇洛計劃,到2015年前,他擁有的世界上第一座私人商業“太空旅館”將正式開張。

和前輩們相比,年僅42歲的在線支付係統“貝寶”創始人艾倫·馬斯克要數後起之秀,但他同樣野心勃勃。1999年,馬斯克創立了在線支付係統“貝寶”,3年後便以15億美元的價格售出,開始創辦SpaceX公司。其宗旨是打造更輕便、精簡的火箭推動器,改變整個火箭領域。馬斯克的雄心壯誌為他贏得了現實版“鋼鐵俠”的稱譽,《鋼鐵俠2》甚至還在他的工廠裏取景。

對於蓬勃生長的民間太空生力軍,官方航天機構也一改過去的生硬冷麵孔。正如NASA前局長格裏芬的評價:“太空牛仔”們的努力正使得人類進入一個太空探索複興時代。官方和民間在航天技術領域的合作早已密不可分。目前NASA官方尚未就蒂托的火星計劃表態,但在“靈感火星基金會”的研究報告中,NASA下屬艾姆斯研究中心的負責人彼特·沃爾頓正是合作作者之一。NASA還將給此次火星任務提供各種技術支持。

(源自長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