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候,比爾·蓋茨決定進軍應用軟件領域。這個IT巨人雄心勃勃,他認定微軟公司不僅能開發軟件,還能成為一個具有零售營銷能力的公司。
思路不錯,可人呢?沒有人去實施的思路,無異於空想。微軟公司在軟件開發方麵不乏人才,然而,在市場營銷方麵卻是人才相當匱乏。沒有這方麵的人才,不要說占領市場,就連門都進不了。比爾·蓋茨看到了美好的前途,可沒有人才,怎麼可能把錢賺到手呢?
挖人是很多缺乏人才的企業的一貫做法,比爾·蓋茨也用上了。經過一番搜索,他看上了肥皂大王尼多格拉公司的營銷副總裁羅蘭德·漢森。
“漢森雖然是個營銷專家,可是他在軟件方麵完全是個門外漢啊。”
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對漢森很不放心,畢竟鼓搗肥皂和鼓搗計算機軟件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兒。
比爾·蓋茨當然不是傻瓜,他看中的是漢森的綜合素質,以及他在營銷方麵的豐富知識和高超技能。讓這樣一個人從肥皂轉型到軟件上來,總比讓一個對營銷一竅不通的人現學營銷來得更快,比爾·蓋茨深信不疑。
費盡心思把漢森挖過來,比爾·蓋茨讓他坐上微軟營銷副總裁的位置,負責微軟公司的營銷工作。
漢森來到公司的第一天,就給軟件專家們上了一堂營銷課:統一商標。這在營銷學上叫統一品牌形象,是CIS的重要內容。
在漢森的推動下,公司認識到了統一商標的重要性。公司決定,從此以後,所有微軟的產品都要以“微軟”為商標。於是,微軟公司生產出的所有產品,都打出了“微軟”的品牌。
漢森上任不久,“微軟”品牌在美國、歐洲,甚至全世界,都成了家喻戶曉的名牌。門外漢羅蘭德·漢森,利用自己的營銷知識和營銷技能成功地打開了微軟市場,用鐵的事實證明了比爾·蓋茨用人的魄力。
因為綜合素質到了相當的高度,羅蘭德·漢森無論做肥皂還是做軟件,都是成功的,營銷技能在肥皂上麵的應用和在軟件上麵的應用,原理都是一樣的。
有一本暢銷世界的管理書籍,叫做《讓學曆見鬼去吧》。
看書名有點俗,像是某“抄書工作室”的產物。
事實上,它出自索尼當家人盛田昭夫之手。
在這本書中,盛田昭夫說:
“我想把索尼公司所有人的人事檔案都燒毀,以便在公司裏杜絕任何學曆和經驗上的歧視。”
燒毀檔案!多麼有創意的念頭啊!
可是,偏偏有很多人非常看重檔案。幾乎在每一則招聘啟事中間,我們都可以看到類似於“從事相關工作X年”的文字。
經驗成了敲門磚。甚至,很多虛構的“經驗”也成了敲門磚。在美國人才市場,除非你找的是傑克·韋爾奇這類人才,否則你別想了解到應聘者真實的經驗,因為有80%的“簡曆”都是文學創作的結果,他要到通用電氣應聘,他的簡曆上就會有在電氣行業某企業工作若幹年的記錄,他要到福特公司去應聘,他的簡曆上就會有在汽車行業工作若幹年的記錄……那些經常找工作的人,他們的“工作經曆”夠得上寫一百部長篇傳記了。
6.重新定位從根本上扭轉局麵
成功者為什麼成功?是因為他能在消費者大腦中占有一席之地。失敗者為什麼失敗?是因為他不能在消費者大腦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把西方世界“人道、和平、博愛”的價值觀碾得粉碎,使很多人失去了精神追求,他們成天心情沮喪,醉生夢死,逃避現實。
在當時的美國,嘴上叼著香煙幾乎成為戰後年輕人表達沮喪的一種流行方式,包括很多女青年。我們知道,香煙曆來是大老爺們的專利品,尤其是勁道十足的雪茄,並不是一個紅粉女郎享受得了的。
開發女士香煙被莫利普·莫裏斯公司認為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決心從女士的腰包裏大撈一筆。
很快,人們在各種媒體上頻頻地看到這樣的廣告:嬌麗的女郎叼著香煙吞雲吐霧。
有幸被叼在她們嘴上的,就是莫利普·莫裏斯公司的傑作:萬寶路香煙。
那些廣告,花了不少錢。公司裏很多人為此感到不安,但經營層信心十足:
“大家不要擔心,不出一年,萬寶路一定會打開市場,到時候我們數錢還來不及哩!”
但事實上呢?
1年,2年,10年,20年,萬寶路的包裝換了好幾回,廣告中的紅粉佳人也換得更加靚麗,但不知道為什麼,經營者們心目中的熱銷場麵始終未曾出現。
這是為什麼呢?
是質量不過關嗎?萬寶路在製作過程中,從選料到加工,始終把好質量關,選取優質的煙草,精心處理,萬寶路是不折不扣的高品位香煙啊,絕對不會辜負姑娘們的紅唇。
是價格太高嗎?在美國國內的香煙市場上,萬寶路的價格,對於大多數煙民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
是宣傳不到位嗎?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的鈔票用於廣告宣傳,在同行業中廣告費用支出水平已遙遙領先了。
在差不多20年時間裏,莫利普·莫裏斯公司的高層管理者們,一直在苦苦思索著萬寶路受冷落的原因。20年可不是一小段時間啊,很多企業整個壽命還不到這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