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
傳統國有企業體現的是“外弱內弱”的情況,成功重塑後的現代企業則是“外強內強”。因此,員工的自主管理成為文化重塑後的又一個典型員工文化特征。
案例 蒙牛:百年品牌強乳興農
蒙牛乳業集團成立於1999年,2004年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多年來,蒙牛開拓市場都本著“百年蒙牛,強乳興農”的企業使命,向客戶承諾“合作雙贏,共同發展”。
蒙牛的企業文化主要包括三個層麵:“知”、“信”、“行”。“知”,代表蒙牛“百年蒙牛、強乳興農”的使命;“信”,代表蒙牛“小勝憑智、大勝靠德”的價值觀;“行”,代表蒙牛“與自己較勁”的執行力。
在蒙牛有一句話,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在蒙牛的企業文化中有這樣的表述:“一個真正的大品牌,一定是曆史使命的率先承擔者。一個企業如果不關心國家、民族的大事,老百姓肯定也不會關心你的事,這樣的企業跑不快、走不遠、跳不高。”隻要是關係經濟繁榮、國家民族的大事,蒙牛就一定要站在前列。
五、搭建國企文化核心價值體係
企業文化建設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滲透於企業運作的各個方麵、各個環節的。企業如果在沒有形成一種共同的價值理念時,就強行地、單方麵地建立某種機製,推行某一製度,實施某項改革,實際上是不可能搞好的,隻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反之亦然。過去很多企業改革步入“一緊二鬆三垮台四重來”的曆史就是有力見證。
在國有企業文化重塑過程中,必須要重點解決事業理論、組織體係、製度標準、流程機製的係統保證問題,不斷強化注入新的文化基因和人性要素,建立與總體文化相配套的具體、局部的文化支撐,通過交互運作的機製和有效執行製度,盡可能創造發揮員工能力的空間、條件以及成才的機會,形成一個強勢的管理氛圍、改革氛圍和文化氛圍。
因此,國企在重塑企業文化方麵,要從如下幾方麵實施。
1.認識到顧客至上、市場至上,並形成文化
市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沒有顧客、沒有市場,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就是一句空話。客戶經濟的到來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每一個企業最終形成的企業文化必須要為客戶所認同。因此,在企業文化重塑的文化體係構建過程中,建立顧客至上、市場至上的文化就是以適應市場、緊貼市場為出發點,以客戶體驗為核心,以滿足客戶需求、提高顧客滿意度為突破點,增強員工“顧客至上、市場至上、服務至上”的觀念,事事處處都體現出把滿足顧客需求和市場需求作為至上文化的意識理念,同時建立起必要的運作流程、服務管理、客戶體驗、服務標準化等流程支撐。
案例 格蘭仕企業文化:回歸根本開創未來
在格蘭仕三十餘年發展曆程中,獨特的企業文化是格蘭仕積澱下來的一筆巨大的財富,已成為企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隨著格蘭仕集團綜合性、領先性戰略的實施,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已成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
1.勇爭第一的冠軍文化
在格蘭仕三十餘年的企業發展曆程中,永爭第一的冠軍心態隨處可見。1995年,剛剛進入微波爐行業僅三年的格蘭仕就以25%的市場占有率登上中國市場微波爐銷售的冠軍寶座。2010年,格蘭仕力爭在未來幾年內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性白色家電品牌。
2.開放靈活的文化
格蘭仕既能兼容並蓄,也能適時變革。格蘭仕人本文化的核心在於對內堅持“以人為本”,對外追求“努力讓顧客感動”。多年來格蘭仕公司對內部員工實行人性化管理,通過挖掘每一位員工的潛能,充分調動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
2.建立績效文化,明確責任
大多數國有企業都缺乏一種以市場規則為基石的商業文化意識,缺乏在獲取價值機會、創造價值、分配價值基礎上對責任、行為和結果的明確認知。國企文化體係建設中必須要突出以價值為基礎、績效為本的文化,要在組織指揮決策文化上建立起目標個人負責製的文化。包括組織建設目標、管理秩序目標、管理成本目標、組織業績目標都要從上至下實現目標任務人格化、權利人格化,目標、責任不僅要落實到團隊,還必須清楚地分解到團隊組織的個體上,建立起逐級關係清晰、責任明確的高效率的目標個人負責文化和組織體係。
3.建立注重技術、管理專業化的文化
就是培育一種讓每一名願意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員工都能夠有一個職業化、專業化傾向的文化。使任何一名員工都能有興趣、有心思、有動力專注於所從事工作的學習和提高,並且能夠更多地在組織中得到尊重、認同、成長、提高和發展。未來的競爭是專業化的競爭,每個員工都要專注於技術、管理上的專業化、職業化,這樣更有利於打破國有企業舊有的單一的官僚文化。
4.構建學習型的企業
在專業專家職業化、專業化文化的基礎上,公司配套建立起不斷學習的文化。要求從公司高層到基層的員工都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和企業管理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公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強化公司實實在在提升水平能力、有效學習、持續學習的文化。更進一步地,通過學習文化的建立,把全員學習的活動和成果積極地引導到各種形式的創新中去。在這裏,學習隻是過程,而不是目的。創新才是目的,是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源泉。
5.建立對國企有歸屬感的文化
就是進一步培育和強化員工對企業忠誠,管理人員對企業忠誠,專業技術人員對企業忠誠的文化。企業的每個組織成員都必須遵守職業道德,忠誠於企業,維護企業利益。
6.突出建立團隊合作文化
就是進一步強化從高層到中層、到基層、到部門、到班組團隊合作的文化。解決各層麵合作中出現的推諉、扯皮、本位主義、憑興趣辦事、憑意氣辦事、不能超越自身狹隘等問題。以實現平等溝通、真誠合作,責任共擔、利益共享;實現管理者和員工同甘共苦,共同創業;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7.建立依靠紀律和製度管理的文化
紀律是一個正式組織所有工作和管理的底線,是維持組織正規性、正常性、秩序性最根本的保證。在紀律製度文化導向下,形成強烈的文化意識和自覺性,強化紀律製度的剛性,有效建立個人目標負責製,建立配套清晰的組織責任體係和指揮線。
8.建立公平競爭,激活企業的活力
文化在企業中是一種事實或者說是全體員工公認的一種公平真實的感受,而不能僅僅停留於口號理念。提倡公平競爭的文化,就是引入體育精神,崇尚務實和團隊合作,追求製度行動與理念文化的一致性,讓員工真正感受到公平在公司內是事實存在的,並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麵對競爭結果,包括競爭失敗。
企業文化創新策略
企業文化是整個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和變遷,必然引發企業文化的創新。在今天,科學轉化為技術,技術轉化為社會直接生產力的速度越來越快,使得企業外部環境因素和內在因素的變化也在加快。由於企業內外環境因素的變化,原有企業文化中的精神因素的一部分必然變得與其所麵臨的新的內外環境因素不相適應,從而阻礙企業繼續向前發展。國有企業內外環境因素變化的絕對性,決定了企業文化創新的必然性。
一、國有企業進行文化創新的重要性
國企文化創新,是指國有企業在麵臨企業整體轉型或組織整體變化的情況下,結合社會、企業的發展,構築新的企業文化並落實到企業管理中去以代替和排除那些己經衰退、嚴重阻礙企業發展的、過時的、落後的企業文化的過程。這是整個企業文化體係或模式的重大變化,是一種根本性的改變,是一種質變。
首先國有企業生存和發展環境的巨大變化是企業文化創新的外部動力,實踐已經證明,光靠改革、製度變化是解決不了國有企業發展的全部問題的,國有企業下一步的發展關鍵是企業文化創新;其次國有企業管理的現狀是企業文化創新的內在生存動力,在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中,我國企業的經營管理意識普遍得到了增強,湧現了一批管理出色、效益優良的企業。但同時也有相當數量的國有企業管理粗放、管理製度殘缺、產品質量下降、市場適應性差。
重要提示
從整體的角度來解決國有企業的問題,必須進行企業文化創新,即隻有首先在文化觀念上與現代經濟發展要求相一致的條件下,國有企業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大發展。建立現代企業製度是國企文化創新的內在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