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種改變和創造,我覺得上市隻不過是馬雲小小的一個過程:上市很重要,但和未來他想要的東西比,這事不重要,是小事。
阿裏巴巴已經變成了一個符號,這個符號是所有年輕的一代和地球上所有跟電商有關的人心中的一個符號。所以馬雲承擔的責任也非常之大,現在我們也看到馬雲對公益環境還有很多其他的布局。
馬雲這是本事大,責任大;責任大,風險就大。別人的期待越高,失望也就越高。這種膠著,將是馬雲後麵的人生每天麵對的。有很多人對馬雲很期待、很推崇,但是也有很多人表示很失望,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夢想”,很多人認為他可能責任盡得還不夠,總之天天都是這麼膠著。
所以馬雲不再是一個“自然人”,他是一個“超級社會人”、超級商業符號。在這之間馬雲能找到多少自己真正的快樂,隻能靠他自己來平衡了。
對馬雲的忠告
馬雲說得挺多,但我相信他們公司的公關部門和他別的一些朋友也會這樣覺得,馬雲說的時候也要稍微“摟著點”。不能因為會講,就把這個能力用過了。我覺得,他這個能力需要克製一下。
但是克製又不等於完全不說,所以這個度是很難把握的,很難十全十美。反正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在網絡上,在各種各樣的圈子、群裏,不要說太多,少說一點,克製一點;在開會、工作的時候,那該說的還是要說。
朋友間的娛樂
我和馬雲還有其他幾個朋友,有時候會一塊出去旅行。我們出去旅行的時候每個人個性都很鮮明,我和張耀對社會特有興趣,都到那犄角旮旯去研究那個古怪的事。張耀特別愛吃,還特別會做飯,所以在餐館裏時,他天天到後廚去指揮人怎麼做飯。
馬雲會打牌,還有一些人,像王兵還有沈國軍,他們有時候打打德州撲克。馬雲也會參加他們那一組,現在柳總他們都參加這一組。我因為不太打牌,所以他們幾個朋友打牌時候,我偶爾在邊上聊聊天,看著。還有的人喜歡打高爾夫,史玉柱就是喜歡抽煙,有時候起得比較晚。
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大家湊在一起挺好玩的。
在這裏麵,馬雲不是最活躍的一個人,但是屬於大家特別愛聽他說的那個人。每次都是馬雲發言最多,而且馬雲一發言別人就不說話了,都聽他說。
我們前一段在廣西開公司年會,總結的時候,馬雲就講得很認真,講得很高大上。大家都很安靜的,都全神貫注聽,輪到我這,大家的眼神都變了,都在那兒樂,也都知道我接下來會用哪個套路,都是期待我講,都知道我講的肯定很“低俗”。當然我也確實準備了。
人說講道理要深入淺出,我恰好是“淺入深出”,因為我很反對“深入淺出”,“深”(表達太嚴肅深奧)就沒法“入”(引人入勝),誰跟著你“入”?累不累?所以一定是淺入(通俗表達)。“深出”就是大家回家自己琢磨去,能琢磨出來就算真正聽明白這個事兒了,沒琢磨出來就樂一下。“淺入淺出”也可以,就跟聽個相聲,高興高興。
哥們兒馬雲
平時我和馬雲在交往中,我們就互相稱“哥們兒”。就比如在“來往”裏麵就會說:“哥們兒,什麼事?”
我記得馬雲是沒有加入微信的。所以以前有時候我們是用電話,發個短信,現在跟馬雲通信工具一般就用“來往”了,因為我覺得用“來往”和他說最快。
我們“來往”裏麵有一個群,大家都很活躍地在那兒說事,有時候順便吆喝一嗓子,都挺好。我微信用得不多,我不愛說,偶爾有事的時候會說一下。不過圈子裏的聊天我都看著,因為我好琢磨,好研究,所以每天都研究他們都在幹什麼。
從最近的“來往”裏麵來看,我覺得上市這段時間馬雲還是很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