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使是在一個同樣的大標題下,每個人卻有不同的理解,這就能彰顯每個人不同的特點。不是說你說什麼我就聽什麼,你說什麼我就一定要做什麼,而是有自己的獨立性。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年輕人更著眼未來
我也去參加了阿裏巴巴的年會。馬雲在舞台上唱歌,然後宣布自己準備退休,換一個新人來主持大局,這個我們都聽見了。事後我們也談了很多退休之後的事情,馬雲認為不僅僅要把眼光放在企業上,而更多要考慮的是把眼光放在“未來”。
我們這代人和馬雲這代年輕人之間的一個重大差別就在於,他們在新科技的時代中,想未來的東西比我們想的更遠,而我們可能更注重傳統的東西和演變的過程;他們可能一下跨越,就比我們更高更遠一些。這個是值得我們去認真學習的,是我們身上所缺少的東西。
高科技改變生活,互聯網加速高科技發展
馬雲說過一句話:“互聯網將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麵麵”,這個話現在更是廣為流傳。
我對這句話的看法是,高科技隨時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互聯網隻是高科技的一部分,馬雲從事互聯網,所以他把互聯網看得非常重。但在我們這代人大部分生活的時代裏,或者我們一輩子的大部分時間,是沒有網絡,沒有計算機,甚至電視和收音機都是一個稀缺品。現今,手機、計算機已經普及到各個家庭了,甚至三歲的孩子都拿著iPad。這個是時代發展變化,更多的不僅僅是互聯網,而應該說是整個高科技發展的過程。
如果沒有高科技發展,那麼光有互聯網也是不夠的。比如電影、錄像這些傳播方式,過去它也存在,但是這些傳播可能是通過電視,是比較慢的一個方式。有了互聯網以後,高科技進步發展,傳播速度就比電視、比原來固有的屏幕要快得多得多。因為移動性,原來的一些慢速傳播的東西就變成每一個人隨時都可以接觸的。這個不僅僅是有互聯網,如果沒有手機做媒介也不行。
所以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切高科技的總和,而網絡把所有高科技的點都連在一起。比如手機、錄像機、電視,可能每一個都是珍珠,但如果把所有的珍珠串在一起,變成一串珍珠項鏈,可能就需要互聯網。
所有的高科技都在改變人的生活,改變這個世界。在現狀中,互聯網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但以後可能還有更高級的東西。比如說,雲計算可能越來越多開始進入到家庭中了。它和互聯網相關,但實際上它是互聯網的升級。大數據也越來越多進入家庭了,僅僅有互聯網還不夠,還得有大數據去分析。
有了互聯網以後,或者有了高科技手段以後,數據收集都會發生變化。就像我們做一個統計調查,過去統計調查要用文字的方式完成以後再彙總、上報,但現在即使初級的統計點上就可以用手機的方式,直接把信息傳到我們的統計局,這個變化是非常非常大的。
房地產是現場體驗式行業
相比馬雲的互聯網行業,我們房地產行業現在還屬於比較落後的一個階段。從房地產業來說,它有一個和別的行業不一樣的特點,就是它的不可移動性。房地產之所以叫“不動產”,就是它不能移動,土地是不能移動的,房屋也不能移動。
由於房地產的不可移動性,所以它會發展得慢一點。實際上現在的房地產行業,在銷售、看樣的過程中,已經越來越多開始用網絡去尋找客戶了。但不管怎麼樣,房地產也擺脫不了“不可移動性”,因為客戶轉了一圈回來以後,他還是要住到房子裏去,還是要到那個不可移動的地方去,他們離不開這些東西。
所以美國也好,中國也好,在別的行業發展速度已經對互聯網有更大依賴的時候,房地產卻還沒有到那種直接依賴互聯網的地步。
標準化的一些東西很容易在網上實現,比如書。書是標準文本,所以在兩個地方買到的書是一樣的,不會多一個字少一個字;但房子不一樣,它不是標準產品,它可能這裏會多出來一厘米,那個地兒多出一個窗戶,某個地方多出個燈,等等。所以房地產除了用互聯網做一些普及性的宣傳和銷售工作以外,還是需要真實的感覺性的。我們可能把它叫作“現場體驗式”,就像現在的商業活動一樣,有些商業活動可以在網上實現,但並不是所有商業活動都能在網上實現,可能還有現場體驗式的活動。
美國有個網站專門賣眼鏡框——眼鏡框是美國除了書本以外,比較早在網絡上進行銷售的另一個產品——這個網站發現在有體驗店的地方和沒有體驗店的地方,網站的銷售量會差10%到20%。人們可能更容易把這個眼鏡架在自己的臉上或者鼻子上,感覺一下舒服不舒服,哪個更好看、更適合自己的臉形,而不僅僅是在網上看看這個眼鏡框怎麼樣、是什麼東西做的。
“打破原來”和“固守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