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朝聖者們的遺骨,在他們眼中,能死在繞湖的途中是一種功德和造化。”曹淩歆在一邊解釋道,“不得不說,這種對於自然的敬畏和和生命態度,是我們遠遠無法企及的。”
酒鬼王二不以為然的笑了笑,兩腳隨意的碾碎了幾塊早已鈣化的骨骼,看得我一陣皺眉。
走了很長一段時間,一座破舊的小型寺院終於映入我們眼簾,此時不大的廟門外正圍了不少當地藏民,顯然是有什麼特別的活動。
“老向導說的就是那裏吧?”胖子做了個手搭涼棚的動作,“呦嗬,看樣子咱們還趕上一場好戲。”
“好戲個蛋,快看看怎麼回事。”我一邊催促著眾人,同時加快了腳上的步伐。
我們來到近前,隻見十幾位藏民正一臉虔誠的站在院子空地裏,一位僧衣被洗得掉色的年輕比丘正給一位躺在擔架上的中年婦人翻看著瞳孔。
比丘是梵語的音譯,有乞士、董士、破煩惱、除饉的意思,佛教襲用後,多是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以此類推,女性便被稱為比丘尼。
“這女人的嘴唇呈藍紫色,氣機漸弱之象明顯,依我看是中了一種奇毒。”管康歎息道,“本就是九死一生,加上這裏離市區的路程又太遠,八成是沒救了。”
我卻搖了搖頭,小聲道:“我看不一定,人家在這裏世代繁衍,就有自己的那一套活法,西部山區經濟建設落後,據說都是寺院裏的藥師喇嘛負責給老百姓看病,藏藥神奇,今天也正好見識見識,順便看看老向導給咱們介紹的這位靠不靠譜。”
眾人都深以為然,正說著,就見那位年輕比丘抬頭看了看人群中的我們,即便有過心理預期,可頭一次見麵還是讓我驚訝得不行。
年輕比丘氣質出眾,身材勻稱,有些韓國小鮮肉的意思,再加上一股與眾不同的脫俗氣質,用胖子的話講便是很有網紅的潛質。
早上聽老向導的介紹,這座無名寺院是十幾年前一位來自東部大寺的喇嘛上師所建,這其中還有一段頗為傳奇的故事:
據說在上師來到的半年天前,村子裏來了一對漢族夫妻借宿,二人來曆不知,但出手闊綽,後來有一天,他們雙雙失蹤了。
有人懷疑,夫妻倆是去了雪山中探險,於是村中象征性的派出了人力去雪山裏尋找,結果自然是未果而回。
因為在雪山裏找一人並不現實,難度堪比大海撈針;在華夏探險業剛剛興起的世紀之初,由於裝備落後,加之人們又缺乏登山經驗,每年死於此地的旅行者多如牛毛,村民們早就見怪不怪了。
但令人難辦的是,夫妻倆還帶了一個幾歲的男童隨行,幾個月過去,市裏的警方也找不到孩子的家人,正在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上師來到了當地,然後直接找到了村長,說是要收養那位漢族男童,也就是現在的這位年輕比丘了,法號好像是叫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