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在藏民的心目中地位崇高,更別說是一位來自大寺院的得道高僧了,當時有一些村民開始猜測,這個男孩會不會是傳說中活佛的轉世靈童?
活佛轉世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傳承方式,自從公元十三世紀藏傳佛教噶舉派首創以來,其他教派先後仿效。
佛教有“三身”說和靈魂不滅說;“三世”是指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有一位最高的佛為主宰,一切生靈都在六道輪回之中,循環往複,無始無終,猶如車輪旋轉,佛的化身也不例外,但佛經過輪回仍然是佛,這便是佛教教義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活佛轉世的一般程序是:先由上一任活佛在圓寂之前確定轉世的方向,然後由寺院派出高僧分赴各地秘密尋訪靈童,確定候選靈童若幹;最後確定其中一個為轉世靈童,迎回寺廟,舉行坐床等。
然而事情的發展讓人意外,上師收養了男童之後並沒有離開,而是在當地建起了寺院,雖然心存疑惑,但這本就是功德無量的大善事,村民們也就樂見其成了。
十幾年來,寺院裏一直隻有他們師徒二人居住,平日裏,上師為村民們看病祈福,主持葬禮等大小儀式;少年天生聰慧,相貌又生得好看,再加上他的可憐身世,更是受到村民們的疼愛,直到一年前,上師圓寂,年輕比丘寂空成了這座小寺院裏的唯一僧人。
至於占堆老人為什麼會推薦他作為向導,除了年輕比丘曾和圓寂的上師去過昆侖山深處,更多的,是因為寂空還是一位天授的唱詩人。
在藏區的民間故事或傳說中,好多地方都有提到天授的唱詩人,據說他們都是經過一些偶發事件的刺激,比如大病、噩夢之後,就能唱出幾百萬字的諸如《英雄格薩爾王傳》的史詩巨篇,至今難以解釋。
也有人說,這是一種傳教的形式,即為伏藏中的識藏;識藏指的是當某種經典或咒文在遇到災難無法流傳下去時,就由神靈授藏在某人的意識深處,以免失傳;當有了再傳條件時,再在某種神秘的啟示下喚醒;被授藏經文的人即便是不識字的農牧民,也能將其誦出或記錄成文。
我們自然不是研究這方麵的曆史學者,究其原因,是在唱詩人的口中有一篇名為《世界靈尊大法王》的晦澀唱詞,裏麵詳細記載了一個在昆侖山中的失落國度,也就是占堆老人說的巫國遺跡。
其中“巫國宮殿浮於天際”、“巫族操控妖獸禍亂人間”等記載,和我們熟知的天洞一族異常類似,或許這是世界上關於終結之地的唯一記載了。
“幾位遠道而來的朋友,請到禪房中暫等一下,我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年輕比丘竟然說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這讓我心頭一喜,這樣倒是少了翻譯的麻煩。
我友善朝他的點了點頭,算是回應;話雖如此,但我們幾個人還是不約而同的待在原地,打算見識見識他的治病手法。
見我們不走,年輕比丘也沒說什麼,就看他簡單的蹲下身子,然後從袖口裏取出一隻瓷瓶,將裏麵的白色藥丸給婦人服下。
許久之後,婦人的臉色略有好轉,眾人欣喜,其中兩個應該是婦人子女的年輕人更是千恩萬謝,就差當場跪下了;我和邊上的胖子麵麵相覷,忍不住小聲道:“我靠,這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