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日本東京貿易公司設有專門為客商訂票的服務部門。這天,像往常一樣,該部門負責人為來自德國的一位老客戶訂好了東京到大阪往返的火車票。接連在這條路上跑過幾個來回後,德國客商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次去大阪的時候,他總能坐在列車的右窗口;而回東京的路上,他卻都能坐在列車左邊的窗口。
德國客商非常好奇,忍不住問了一下專門負責為他訂票的那位小姐。
負責人微笑著答道:“去大阪的路上,富士山正好在您的右邊,返回東京的路上,富士山在您的左邊。我認為,外國來的客商大都喜歡我們日本富士山的美景,所以自作主張替您買了不同位置的車票。”
就這麼一樁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讓這位德國客商感動不已,將原本計劃給東京貿易公司投資的400萬馬克,直接增加到1200萬馬克。
點評
德國客商增加投資金額,是東京貿易公司重視服務細節贏來的喜報。
市場競爭這麼激烈,得以存活下來的企業越來越壯大,有的大型企業員工數以萬計,他們各自的分工也越來越細。高層主管的數量到底還是比不上普通員工,企業中的很多小事都是由他們來完成的。企業管理者們不要忽視了管理細節量化的力量,正是這股力量,才讓一線員工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了不起的貢獻。
嚴防企業安全事故
德國飛機渦輪機的發明者帕布斯·海恩,在提到預防企業安全事故重要性時,曾經說過:“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這句話後來被稱為“海恩法則”。這條法則告誡企業管理者,任何事故的發生都是量的積累所導致的,即便你的技術再先進,規章製度製定得再完善,在實際操作時,自身的素質和責任心不達標,也是無濟於事的。對於生產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疏忽,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要放鬆。
企業的生產管理都離不開“海恩法則”,尤其是在安全管理中,它的意義更為深刻。大多數企業往往是在事故發生後才進行有針對性的總結,力圖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但是他們卻忽視了對事故隱患的排查,隻關注表麵現象而沒有找到事故產生的根源,造成潛在安全事故屢屢發生。
其實,大部分安全事故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實踐也證明,事故的發生主要是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不夠紮實,作業者的安全防範意識欠缺所導致的。
在生產一線,諸多安全隱患時刻威脅著員工的生命安全,稍有不慎就會給企業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一個個慘痛的事實提醒著我們,要防微杜漸遏製企業安全事故的發生,就要把事前預防和事中監督提上章程,不要總是把事後處理當作安全工作的重點。
案例
2010年11月17日,鄭州鄭上路立交橋下的供水管突然爆裂,大水漫入柿園水廠的地下泵房,導致電機燒毀,水廠不得不停止運作,80萬居民用水受到影響。該水廠在處理安全問題時,總是爆管後搶修,沒有認識到車輛碾壓和管壁的老化才是問題的根源,最終導致重大事故的上演。
鄭州柿園水廠平均日供水總量約為37萬立方米,是鄭州市建廠最早規模最大的水廠。這麼嚴重的停水事故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短短幾年內已經發生過9起爆管事故,柿園水廠出廠的主管道一共有4條,這4條主管道最初被鋪設在道路兩邊,後來立交橋建成後,就被壓在橋下,由於常年被大量車輛重壓,不堪重負的水管一次次爆裂,釀成了悲劇。
點評
當一件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後,我們當然要在第一時間急救處理,但同時不要忘記對類似事故的“征兆”和“苗頭”進行徹底的排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防止類似問題再度發生。
安全生產,不僅關係到職工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關乎企業發展和穩定的大局。所以,一定要重視安全生產,不管怎麼抓、怎麼強調都不算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