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朱大人,你認為韓大人和趙大人的辦法能行嗎?”朱有孝轉頭問向戶部尚書朱國祚。
“絕對不行。再要加征夏稅、秋稅勢必引起國體不安,請求陛下,絕對不可加征。去年陝、甘大旱,糧食減產,需要賑災。河南、山東蝗災,需要減征。”朱國祚毫不猶豫的答道。
“韓大人,你家有幾個嫡子、庶子?”朱有孝問道。
“回陛下,臣有兩個嫡子,一個庶子。不知。。。。。。”韓爌猶猶豫豫的問道。
“朕問你,你在百年之後準備怎麼分家產呢,兩個嫡子分一半,庶子分一半行嗎?”朱有孝問道。
“不行。”韓爌直接說道。
“那麼 ,你要是老了,需要你的庶子孝順你嗎?需要他盡孝心嗎?”朱有孝接著問道。
“那是必須的,每個兒子都要盡孝,是我們民族的美德。”韓爌回答。
“我們大明朝以農為本,夏稅、秋稅就是朕的兩個兒子,礦稅也是朕的兒子,並且是庶子,他們一並受到大明朝的嗬護,享受一樣的福澤,為什麼國家,也就是他們的父母有難,他可以不盡孝心呢?”朱有孝問道。
對於這樣的辯論,別說是韓爌,就算是那些狂妄的言官也比不上朱有孝,後世的辯論會海了去了,縱然朱有孝沒有參加過,看得也多了,什麼偷換概念、悖論等辯論技巧熟悉無比,看到反對者再無力反駁,朱有孝就知道這事成功了。
“左光鬥,朕授你為戶部稅賦司司長,授三品銜,代朕重組稅賦司,分為礦產稅和商業稅,礦產稅隻針對開挖礦山、冶煉礦石者征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礦山乃是國家資源,動用國家資源必須繳納稅賦。商業稅以三十稅一,由商人自報,漏稅者一倍罰,有功名者革去功名,這兩項稅賦歸戶部。你願意為國出力嗎?”朱有孝盯著左光鬥問道。
“臣,左光鬥謹遵聖諭!”左光鬥沒有猶豫。
大殿之上再無反對的聲音,於是“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牌子就在北京城前門外掛了起來,牛金星這個小年輕人就這麼上任了。
大明朝的官吏學校正式開學了,校址就在吏部旁邊,上邊掛的字是朱有孝請孫承宗寫的“大明官吏學校”,學校按照朱有孝的想法根據現代學校的管理方式,每六個人住一個宿舍,設有公共食堂,這四百多人除去有一半三十歲以上的二百多人,還有二百人編成了四個班,每個班五十人,每天要求參加軍事訓練,訓練的內容就是跑步、搏擊、隊列、射擊。而三十歲以上的編成四個班,他們可以每天早上隻跑步四裏地就可以了,朱有孝的意思是鍛煉一下他們的身體,讓他們在以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可以了。
這次的狀元仍然和曆史上一樣,不過提前了一年而已,狀元郎是文震孟,雖然文震孟已經年近五十,但是身體還可以,文章做的也非常好,主持考試的孫如遊不顧朱有孝的建議,堅持選取。榜眼是傅冠,這人年僅二十七歲,正是培養的好對象,並且此人為人簡易。探花陳仁錫,人不錯,答對得體。朱有孝並不太注重這些虛名,結合孫如遊、周嘉謨的評論,就隨便點了這三人。朱有孝更看重的是後麵的年輕才俊,像盧象升、倪雲璐、蔣德璟、朱慎等隻有二十多歲的人,這次的班長就定了盧象升、傅冠、倪雲璐、蔣德璟四人,這將是未來朱有孝的鐵杆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