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信仰的最基本原因,接下來就得想法解決這個問題,朱有孝看了看宋獻策,宋獻策則是在聽完黃道周的話以後還在細細的琢磨著,分析、思考遇到的問題,正在想法解決。
大概過了一刻鍾的時間,宋獻策這才慢慢的敘說起來:“按照黃先生的說法,是因為土地貧瘠,老百姓生活貧困才是造成信仰的盛行,信仰又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那麼我們是不是首先從改變他們的生活條件開始,讓他們信仰我們的生活理念呢?如果我們能夠讓他們能夠生活得比以前更好一點,那麼他們是不是就會和我們一心一意的合作呢?這裏必須有一個計謀問題,否則就會適得其反,有句話叫做‘一升米恩,一擔米仇’,必須要有合適的謀略,才能真正的收服人心,這就需要我們也得有一個讓他們接受的思想,這就算是信仰吧。
“陛下,微臣認為,要從生活開始改變他們的信仰,就得從最底層的人開始,按照黃先生的了解,在西域那片地方,多數是貧瘠的土地,貧困的老百姓,那麼在冬天凍死、餓死的應該不計其數,那麼在生死關頭最重要的就是想法能夠怎麼活下去,如果我們能夠讓他們活下去的話,在加以思想的引導,或者說是信仰的教化,那麼他們被同化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但這需要一個限度,必須讓他們知道感恩,不能變成仇視。
“現在武當的老道也在這裏,我想咱們這樣做也許能行。首先是在西域那裏廣建道觀,這一點可以讓戶部加以支持,然後在哪裏囤聚一定的衣食物品,平時接濟衣食無著的乞丐和過往的商人。在天寒地凍的冬天,接受將要凍死、餓死的普通百姓,也不需要讓他們吃飽穿暖,隻要能夠吊住一條命就行,然後就向他們傳播我們的道教經義,飲食文化。其二就是前幾頓飯可以隨便人去吃,但是要想繼續能夠吃到一碗稀粥,那就必須每天聽取我們的道教經義,接受我們的飲食文化,否則不會再有飯吃。也許有比較頑固的人,也可以讓他們自便,凍死、餓死也不要親自去管,可以讓他們自己的親屬勸說。其三就是必須配備一定的武力,配備武力的目的是為了震懾頑固之輩。因為當那些接受我們信仰和飲食習慣的人,肯定會和另外一部分人發生信仰的衝突,那時候就必須要有我們的人依靠武力來保護他們。這樣一來,接受我們保護的人才會死心塌地的和我們站在一起,然後替我們向其他人宣傳我們的好處,這也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四就是分配一定的土地或者牛羊放牧,我們的商人優先、優價接受購買他們的物品,培養出接受我們信仰的一批商人,再由他們替我們宣傳,形成滾雪球一樣的效應,擴大我們的影響。”
聽完宋獻策的長篇大論,朱有孝不由得心中大讚,這他媽和清朝末年西方人打破海關邊防以後采取的策略何其相似!被打破海關邊防以後,清王朝不斷的割地和賠款,大量的財富被掠奪,大批的農民和商人破產,當人們在饑寒交迫中苦苦掙紮的時候,活下去就成了他們唯一的希望。於是伴隨著槍炮而來的神甫就成了他們的救星,本來就沒有什麼堅定信仰的人們,為了吃飽肚子活下去,哪管什麼或者說那裏明白基督耶穌和老天爺有什麼區別。但是當這些人信仰了基督耶穌之後,就要遵守教規,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不在祭拜祖宗神靈,這就和家族發生了衝突,被家規族約懲罰的時候,就有教堂做主,這就有了此起彼伏的教案事件,鬧得朝廷苦不堪言,也許就是強大的祖先崇拜習慣挽救中華文明,沒有讓基督耶穌在華夏的大地上肆意傳播。想到了這些,朱有孝決定在將來傳播中華文明的時候,一定要尊重當地的居民習慣,哪怕是有些走樣,也最好不要到處發生衝突。再想到有了宋獻策這樣的人才幫助李自成,就憑朱由檢那兩下子,明朝的滅亡就成了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