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道士聽完了黃道周和宋獻策二人的談話,心裏激動不已,道教自老子李耳創建以來,一直沒有能夠在中華大地上發揚光大,雖然信眾不少,但是始終不如佛教那麼讓人信服,這可是中國自己的本土宗教啊!現在皇帝陛下打算大力向天下傳播,而且還有朝廷戶部撥款支持,那要是還不能發揚光大,就純碎是這些道人都是笨蛋了。
一光道人站起來使了一個道教的禮,向大家說道:“黃先生和宋大人的意思是要支持道教向四方傳播,貧道在此表態,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絕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還有就是和傳統的儒家文化相結合,融入儒家文化,改進道教的部分不適合傳播的部分,讓四夷都來信仰我們大明的文明。”
朱有孝看著一光道人笑了一笑,說道:“老道不要企圖完全憑借朝廷的勢力拓展道教勢力,我的意思道教要和西方的基督教一樣,憑借自己的力量發展,不過我會讓牛金星幫助你們的,你們可以接受商人的捐獻,並且在新取得的土地上不受金額的限製,軍隊也可以幫助你們維護傳道的安全,但是朝廷戶部不會因此撥付一分錢,這需要道教和牛金星進行溝通。”
一光道人聽了朱有孝的話,感到更是高興,因為朱有孝的意思是道教要為皇帝服務,而牛金星就是皇帝的錢袋子,隻要能夠滿足皇帝的意思,幫助皇帝收服民心,道教就可以得到財力極大的皇家支持。接下來幾個人又探討了一些如何將儒家和道家的精華溶和到一起,就讓他們自己去找人,無論那裏的大儒和道家仙長,隻要他們願意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的,都可以找來商量,總之要把這件事情辦好。
朱有孝把信仰這個問題交給了這些人去研究,過了一段時間等他們把結果拿了過來,不過朱有孝並不是太滿意,於是就把這些研究的結果傳到了李信的手裏,並且把自己的目的也給李信做了說明,要求李信把這個東西弄得更加簡潔、明晰,讓就算不識字的老百姓也能一聽就懂,而且願意接受。朱有孝相信李信的儒家文化研究,應該是有非常深厚的基礎,比自己從後世了解的的儒家文化,應該懂得更多,而且更會變通的使用。
接到朱有孝的信件,李信感到朱有孝的目標太遠大了,而讓自己去歸納、梳理,並且最後做下定論,那是對自己的絕對信任。李信放下手中的雲南具體事務,潛心研究了一番朱有孝送來的材料,最後就意簡言駭的總結出:皇權天授,濟世救人;普天之下,皆為子民;清靜無為、慈儉不爭;修身養性,抱樸守真這十六個字,其意思就是大明的皇權乃是上天所授,來到世間就是為了濟世救人,普天之下的人都是皇帝的子民,都會得到皇帝的關愛,大家都要做到安心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情,要仁慈恭儉,莫要爭權奪利,要注意鍛煉好自己的身體,培養出良好的品行,維護好自己的本心。還把道家的諸位神靈各自寫出一些小故事,組織出諸神的結構圖譜,還建議朱有孝請一些人做成連環小畫書,既能讓人一看就明白,順便還可以讓小孩子識字,從娃娃做起,讓他們從小就接受大明道家文化的熏陶。
朱有孝對李信忽悠人的本事真是佩服,這信仰問題李信竟然知道要從娃娃做起,要從根本上驅逐他們原來的信仰,同時從不知不覺中接受大明的文化,這才是真正的文化侵蝕,也許過了二十年後,華夏文明真的會做到普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