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朱有孝的目標是製造出能夠實用的飛艇,氫氣球固然好玩,但是也僅僅是玩玩而已,沒有更大的作用,隻有製作出了飛艇才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在這個時代,陸路交通非常不方便,即便是製造出了水泥,這種金貴的東西也不可能用來修築公路,現在的產量也根本供應不起。而飛艇這種飛行器在目前確實非常可行的方法之一,首先是氫氣的問題可以解決,薄玨的電解水方案來自自己的試驗,工業化的生產現在不太現實,但是小型的生產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目前可以把它在小範圍內使用,比如像在渡口運輸貨物,這可比使用船渡快捷的多了,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缺點就是方向不好控製,但是使用固定結構以後就可以裝上人力助推器,比方說腳踏的風扇。朱有孝不會直接告訴薄玨這些方法,隻是委婉的提出讓他繼續試驗,直到找出可以實際使用的方法。
薄玨在剛開始做電解水製造氫氣球的實驗時,就發現了充滿氫氣的氣球會在一定高度發生爆裂,因此為了防止爆裂,他就采取了外麵在套一層牛皮的方法,這個氫氣球就是軟式飛艇的原始模型。現在朱有孝提出了需要他繼續研製下去,讓這個氫氣球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那就是說不但能夠載著人飛行,還得能夠運載一定的貨物,這就需要把氣球做的非常大,還得非常牢固,否則就無法運載貨物。
薄玨嚐試著用堅硬的棗木做支架,周圍蒙上牛皮,然後仍然使用三個氣球充氣,結果還算成功,一丈見方的四方氣球可以載起一頭大肥豬。製作成功之後,薄玨就用繩子係著這個簡易的飛艇牽引方向,在試驗場地轉了一大圈,但是高度受到了一定限製,隻能才一定範圍內使用,方向的控製隻能靠地麵的繩子決定,高度也是靠繩子決定,這無疑是一個大缺點,再有就是他發現這種四方型的飛艇,就是是用繩子,在風向稍大的時候也不好控製,看起來還得繼續試驗。
給他靈感的是遊玩,薄玨比較年輕,好玩自然就是一種天性,何況本身現在又不缺錢,不像小時候那樣貧困,他和自己的小團隊在郊遊的時候,在河邊受到遊魚的啟示。薄玨就把飛艇做成了魚的形狀,甚至還設計了魚鰭的裝飾用來做平衡的手段,然後有做出了兩個魚尾,用來當做前進的動力,結果別的都好就是前進的動力還是不足。
薄玨的觀察力非常強,他在遊魚身上得到的靈感雖然幫助不大,但是他還是在想法的不斷改進,有一段時間他還想把小型蒸汽機搬到飛艇上,可惜再小的蒸汽機重量也不是飛艇可以承載的,主要是飛艇還是太小。當薄玨看到朱靈屋子裏的腳踏扇時,又一次受到了啟發,就把飛艇上的魚尾換成了腳踏扇,並且把出氣口改成了能夠做優活動的方式,這樣不但可以用排出的氣流可以推動飛艇前行,還可以控製飛艇航行的方向,雖然動力不是特別大,但是要比魚尾樣子的強多了,這個本來就是後世都無法解決的問題,薄玨使出最大的努力也就隻能做出這個樣子了。
通過對氫氣的研究,薄玨知道氫氣易燃,甚至會發生爆炸,因此對於飛艇的使用做了嚴格的限製,必須避免明火接近飛艇,防止起火的爆炸。為了用於實際生活,薄玨在朱有孝的指點下建立了一個飛艇製造廠,鋼瓶由宋應星建立的徒弟們另開一個,氫氣的製造則由薄玨他們負責,製造氫氣的副產品就是氧氣,也全部賣給宋應星的煉鋼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