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玨(三) 現在的科(1 / 2)

現在的科技水平都是非常低的,因此聰明的科學家們大都是一通百通,在數學、物理、化學各方麵都有所涉獵,不像後世科學發展到了極高的層次,幾乎所有的發明都需要一個龐大的團隊來研究。

薄玨製造的氫氣飛艇越來越大,而且越來越複雜,這就涉及到了許多方麵的研究,雖然不至於向後是研究的什麼空氣動力學那麼深奧的知識,但是像飛艇的形狀,高空空氣對流之類的東西都得知道,尤其是明明地麵吹的是南風,但是貨物需要向南方運輸,這就得考慮把飛艇放飛到什麼樣的高度來控製,對於這些東西,為了方便以後的飛艇使用,就必須做出一定的數據圖表,這件事比較麻煩,薄玨就把這件事交給了他的小團隊,而他自己則是有變換了研究的方向。

其實這次改變研究方向也是一次意外事情造成的,為了解決製造氫氣的速度問題,薄玨不斷試驗向水裏麵放些導電的東西,比如說食鹽,硫酸之類的,有一次薄玨心血來潮,竟然把食鹽放得太多了,他想看看濃度打了的時候會不會產生更多的氫氣,而且使用的電極是石墨棒,他想看看是不是這種東西效果更好。結果他發現出了意外,這次陽極冒出的不是無色的氧氣,而是出現了淡黃色的氣體。

好奇的薄玨想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然後他就用小試管采取了一點點,放到鼻子下麵輕輕的聞了一下,結果很悲劇,立馬就是鼻涕眼淚一大把,才嚐試著聞一下,這次就更厲害了,鼻涕、眼淚橫流,另外還加上劇烈的咳嗽,趕緊放下來,他再也不敢去試著聞這種氣體了,而且這個時候他從水裏也聞到了強烈的刺激性氣味,趕緊用取出所有的試驗用品,用大一點的玻璃瓶子將所有的氣體收集起來,進行封閉管理,同時警告團隊,在這種刺激氣體研究透徹以前誰也不許在做類似的試驗。

薄玨製造出了新奇刺激的氣體,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就趕緊去找宋應星和朱靈。宋應星和朱靈經常聽朱有孝灌輸一些新鮮的東西,因此對於這種現象倒不是大驚小怪的。尤其是宋應星,對這些新鮮的東西已經很習慣了,他自己就經常在試驗中弄到一些莫明其妙的東西,比如他煉製精鋼的時候,聽朱有孝的話,加入一些從江西找來的黑礦石,結果這些精鋼就變得非常堅硬,如果加上另外一些礦物質,還可以使得精鋼非常具有彈性。宋應星就帶著薄玨和他製造的綠色氣體去找朱有孝,他認為朱有孝應該對這種東西感興趣,也許這個東西朱有孝知道。

朱有孝確實對這個東西感興趣,因為他知道這是氯氣,如果用氫氣和它反應生成氯化氫,溶解到水裏麵就是鹽酸,這是化工業最基礎的“三酸兩堿”中的一個,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因為這種東西有些超過這個時代太多,而且自己也不是專業的化工技術人士,他也不敢製造這種東西。

現在薄玨製造出了這個東西,這就有必要進行基本的化學研究了,雖然自己的化學知識並不是太多,僅僅是在高中學習過一些,但是拿到現在這個時代,還是可以教導薄玨一番的,於是朱有孝就讓薄玨叫來他的團隊,還有宋應星的一些研究這些實驗的學生,組成了一個特別的科研小組,過來聽朱有孝講述這些最基本的化學知識。

這個小班大概有十來個學生,朱有孝就按照自己從小學的自然常識課本裏麵的知識開始講解,以便讓這些人容易理解這些非常抽象的東西,因為這些裏麵有許多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必須要從最簡單的東西說起才能提起他們的興趣。

朱有孝講道:“我們接觸到的最常見的東西就是水,可是水又是什麼東西呢?通過電解試驗我們得到了兩種氣體,一種非常輕的氣體,我們把它叫做‘氫氣’,另一種就是我們吸起來非常舒服,感覺神清氣爽的氣體,我們把它叫做‘氧氣’,就是這兩種東西組成了水,大家也做過這個實驗了,把氫氣放到氧氣裏用噴嘴點燃,一會試驗的瓶子裏麵就會生成水蒸氣,這中可以互相轉換,來回變化的過程,我們叫它‘化學反應’,有人問,那水變成水蒸氣,變成冰是不是也叫化學反應呢,那不是化學反應,那叫物理變化,因為它的形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是它的性質沒有發生變化。還有我們呼吸的空氣,其實它的裏麵也是有多重東西組成的,最多的東西我們把它叫做氮氣,它在空氣中占的比例大約是百分之七十八,第二個就是氧氣,它占的比例是百分之二十多一點,其他的氣體非常少,但都是存在的,不過我們以目前的手段還不能把它們分開。這些都是基本的東西,一說大家就會明白。”